震后四川依然美丽 旅游市场逐步恢复
对话背景
四川有着大量极具价值的旅游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其他旅游资源,其数量和品位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四川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其核心旅游资源一部分位于“5.12”汶川地震带上。成都、绵阳、阿坝和德阳,都是这次地震的受灾区和波及区。地震使得通往一些景区的交通道路损毁严重,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宾馆、索道等景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损失较重,要完全修复尚需时日。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确立了重振灾后四川旅游,恢复市场信心的方针政策,旅游产业作为四川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没有改变,实现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的决心没有放弃。为了便于广大社会公众更加客观地了解“5.12”汶川地震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震后四川旅游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四川旅游业灾后重建和恢复振兴的基本思路,本报记者采访了四川省旅游局张谷局长。
人杰地灵 天府之国旅游资源丰富
记者:众所周知,四川旅游资源丰富,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以山清水秀、多姿多彩闻名遐迩。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四川旅游资源的一些具体情况吗?
张谷:自古以来四川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使四川成为中国经济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四川有着大量极具旅游价值的旅游资源,包括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其他旅游资源,其数量和品位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可以说四川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区建立了两个国家: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区,由古蜀族为中心建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区(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建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区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省遵义和云南东北部及贵州西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进行较大调整,基本确定了现在四川的南部省界。
到了上世纪初期,今四川西部分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说起四川的旅游资源那真是历史悠久。据考古证明,旧石器时期今四川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在距今4000-5000年时期,成都平原地区是长江上游区域文化的起源中心。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使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在四川居住的民族也不少,有汉族、彝族、藏族、回族、羌族等民族。西有青藏高原相扼,东有三峡险峰重叠,北有巴山秦岭屏障,南有云贵高原拱卫,形成了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雄,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
再说说近些年来四川的旅游资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四川旅游业蓬勃发展,作为四川旅游中心的成都已成为中国西部的一座现代化城市。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我国四大空港之一,现有国内国际航线200余条,可直飞首尔、东京、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地,开通了到吉隆坡、莫斯科、伊尔库克茨、尼泊尔、加德满都、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直航包机。以成都为中心的宝成、成昆、成渝、达成等八条铁路干线横贯东西;成都至重庆、内江至自贡高速公路和成都至都江堰、德阳经成都至乐山大件公路、成都至雅安、成都至九寨沟旅游环线已建成通车,成都至西安高速公路使来川旅游交通十分便捷。省内主要城市和风景区国际直接电话可达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全省星级酒店达510余家;有国际国内旅行社690余家;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中心、会议中心、体育中心、艺术中心拔地而起。
四川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大省,现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5处(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大熊猫栖息地)。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8处,世界地质公园2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10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中国最佳旅游城市1座。
记者:四川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拉动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张谷: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达到1217.31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0万人,是四川省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重要产业和支柱产业,地位十分重要。
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一、二、三产业有一个互动和协调发展的过程。在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中,大力推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是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整体部署的。因为旅游产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对这一定位,旅游产业在恢复重建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旅游业对许多产业或行业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带动和促进作用。优先发展旅游业可以比较快地推动灾后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这次地震的受灾地区,大部分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发展传统工业制约因素相对较多,发展传统农业的带动性和附加值相对较小,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是科学客观的选择。
天灾重创 灾后重建举措得力
记者:我们都知道,四川的旅游资源有很多都是依靠各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形成的,那么这次汶川地震给四川旅游业造成了哪些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呢?
张谷:四川作为我国的旅游大省,其核心旅游资源一部分位于“5.12”汶川地震带上。据统计,2007年四川省接待国内游客最多的前6个市州依次为成都、乐山、绵阳、阿坝、德阳和宜宾,6个市州中除乐山市和宜宾市外,都是这次地震的受灾区和波及区。地震使得通往一些景区的交通道路损毁严重,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宾馆、索道等景区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损失较重,要完全修复尚需时日。
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这次地震灾害对四川旅游产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全省5月份、6月份和7月份旅游总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64.9%、63.7%和20.6%。据统计,四川旅游行业地震灾害损失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地震灾害直接破坏主要集中在龙门山脉沿线6个市(州)的39个县(市、区),去年这39个县(市、区)旅游总收入占全省16%左右。更为严重的是四川旅游形象因此受损,境内外旅游业界和游客对四川旅游的信心遭受打击,震区内大部分景区、城镇、交通损失严重,旅游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而且,地震增大了旅游投资和经营者对投资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感知风险,对后期投资成本预估提高,对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预估会降低。
记者:现在离“5.12”汶川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目前四川主要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怎样?
张谷:虽然说此次特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同时也是局部的,四川旅游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世界遗产中,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景区——卧龙只是局部受损,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基本未受损。除成都市区外,灾区的旅游业大多是依靠各地的自然优势资源形成的资源导向型布局,在优势资源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后期的原地修复与重建,旅游业的布局将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而且灾害往往不会长久影响旅游业,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曾遭受各式各样的灾害。但是,人类的旅游活动,却从来没有因灾害而彻底放弃。旅游业往往在灾害过后,都能获得新生。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当然就是意大利的庞贝。公元79年8月被维苏威火山摧毁的这座城市,1960年挖掘出土后至今,旅游业一直呈现出兴旺的景象。
回头来讲,四川省除了重灾区外,其他区域的绝大多数旅游线路仍然完好,全省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市场并没有垮掉,到四川旅游的消费需求仍然旺盛,当前的困境只是暂时的。
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已编制完成,规划期为3年(2008-2010年)。重建规划草案提出,要尽快恢复灾区旅游,在认清受灾情况及灾害评估的基础上,明确灾后重建的任务、工作要点和工作目标,为灾区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提高奠定基础。
记者:四川旅游市场消费无疑短期内将受到较大影响,在您看来,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应当如何逐步恢复市场信心,恢复和发展四川旅游业?
张谷:四川旅游市场恢复振兴规划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推出不同的主题口号,以线路统筹为手段,完善组合旅游线路,推广旅游产品。
第一阶段,今年下半年,消除潜在旅游者疑虑,增强来川旅游信心,开展“四川人游四川”活动,全面恢复性启动非灾区旅游,争取今年下半年非灾区市场恢复超过震前20%;轻灾区力争达到震前水平。树立“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丽”的安全旅游形象。
第二阶段,2009年,积极稳妥开展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增强人气,配合逐步开放的灾区和轻灾区的旅游景区,全面推广性恢复四川旅游,树立“天下四川有爱,熊猫故乡更美”的舒适旅游形象,力争旅游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2007年水平。
第三阶段,2010年,旅游市场全方位恢复,逐渐推出震后形成的新资源和新产品,使灾区的旅游业成为主导产业,重塑“天下四川·熊猫故乡”的完美旅游形象,推动四川旅游的全面发展,实现四川旅游业的新跨越。
魅力四川 重塑旅游品牌
记者: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已确定以旅游业作为四川震区灾后重建主导产业,四川省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张谷:8月12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在2008北京国际新闻中心集体采访会上表示,国务院已确定以旅游业作为四川震区灾后重建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将加大投入,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国务院将通过划拨专项经费、对旅游企业发放贴息贷款、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恢复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四川省旅游局目前已完成了旅游业灾后重建规划,一共300多个旅游项目,总投资800多亿元,其中国家投资占30%。据悉,这些资金主要用于灾区有形资产的恢复重建,包括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基础设施、道路等。
目前到四川旅游是安全的。四川有181个县,旅游景区有4000多处,而受灾景区仅有360多处,而且到现在为止,大部分受灾景区已经恢复。从目前情况看,四川省内游已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国内游已经开始恢复,入境旅游正在启动。
因四川汶川地震暂时关闭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景区”,目前正在全封闭修复景点,将于今年10月1日前对外开放。
这次地震的重灾区绵阳将创建世界级地震遗址旅游品牌,抢救提升羌藏文化,发展壮大三国文化和绵阳城市科技(工业)旅游,将绵阳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全国一流的观光、会议、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绵阳将按照“四个集中”、“四大主题”、“六大产品”思路,建设“一个中心”、“六条游线”、“六大旅游片区”;旅游产业将向旅游景区、旅游城镇、旅游村落和旅游通道四个空间集中;《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绵阳市片区旅游业恢复重建实施规划》中提出了七大恢复重建项目和九个发展提升项目,以及旅游市场恢复振兴项目,并对建设内容、建设时序和资金预算进行了计划安排;提出了组织、资金、政策等保障措施,以确保规划实施;根据年度分为三个阶段,根据各县市恢复重建的进展,分期、分区域逐步启动重灾区旅游市场,到2010年后全面复苏与提升绵阳旅游市场。
灾后重建,雅安市委、市政府将旅游业作为先导产业。6月15日,雅安首批四大景区“解禁”。碧峰峡、上里古镇、蒙顶山、周公山温泉公园列入国家旅游局、省旅游局恢复启动旅游市场之列。8月6日,雅安市喇叭河、东拉山大峡谷、硗碛藏寨等景区,与九寨、黄龙等同期启动。雅安市主要景区景点旅游全面恢复启动。
震后,针对四川旅游格局新形势,雅安市及时响亮打出“熊猫故乡,更具魅力”形象,消除游客不安全心理,树立雅安震后的安全形象。日前,以雅安景区为主打的奥运大熊猫生态旅游精品线,已列入国家旅游局推介的32条奥运游国家精品线路之一,这是四川省唯一一条。
记者:目前,四川旅游市场启动的具体情况怎样?
张谷:为了着力抓好四川旅游市场的恢复和启动工作。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推出精品线路,启动国内旅游市场。经国家旅游局同意,四川省政府于6月13日,7月1日和8月4日,分三批宣布了启动恢复包括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在内的旅游市场。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有自贡等15个市州的旅游市场全面启动恢复,有成都等6个市州的旅游市场部分启动恢复,并在成都—乐山—眉山片区、川南片区、川中和川东片区先后推出了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双飞旅游线、成乐峨旅游线,川南旅游线、川东北旅游线、攀西阳光风情线、成都—雅安碧峰峡大熊猫旅游线和成都—海螺沟温泉休闲旅游线等七条精品旅游线路。7月13日,“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四川旅游宣传促销会在国家旅游局会议中心举行。这是四川地震后首次走出去面向国内传统客源市场而进行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此次促销会召开的时间恰当,形式新颖,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月中旬,四川省旅游局分别组织6个小分队,由局领导率队赴主要客源市场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广东、福建等地,举行了四川旅游促销会。7月底,四川省旅游局、与陕西和甘肃省旅游局在陕西汉中市共同举办了“川陕甘旅游恢复合作会”,共同推进区域旅游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二是加大媒体宣传报道力度。截至目前,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三套,旅游卫视、香港凤凰卫视、四川卫视、成都电视台等已播出四川旅游信息和新闻30余条。《人民日报》、《中国时报》、《中国旅游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等已刊发旅游信息和新闻120多条。在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百度、网易、四川新闻网等网站上刊发四川旅游信息和新闻上千条。同时,对上半年已投放在央视、国际广播电台、分众传媒、红墙媒体上的四川旅游形象广告进行了修改,加入了灾后重建内容后继续宣传。
三是积极开展“请进来”的宣传活动,拓展海外市场。积极邀请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旅行商和媒体考察团到四川考察,并将邀请美国旅游协会官员来川,就双方在灾后旅游合作方面进行磋商。
下一阶段,我们将着重筹备好11月份由国家旅游局、省政府及世界旅游组织联合主办的“四川爱心之旅”启动仪式。通过举办灾后重建发展国际论坛、灾后重建招商项目推介、旅游推介说明会和邀请海内外更多的旅行商、媒体考察四川旅游线路,重塑四川安全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全面启动国内外旅游市场。同时,我们还将分赴日、韩及港、台,对近程主要客源市场进行宣传促销,为明年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振兴打下基础。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关心帮助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实现灾后四川旅游产业的历史性跨越!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