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专栏|峨眉山“蜘蛛侠”人 为金顶绝壁的风采坚守
正文
五一小长假最后一天午时,峨眉山金顶舍身崖外翻腾的云海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观赏。
舍身崖崖壁近乎垂直,晴时深不见底,阴时如在云端。峨眉山风景区将在舍身崖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称为“下崖工”,游客与附近居民则更愿意亲切地称呼他们为“蜘蛛人”。此时离彭文才第一次成为“蜘蛛人”进行高空作业,已经过去了十八年。“我从小在峨眉金顶长大,用四川土话说就是‘山里娃’,峨眉山上每朵云每天都会变幻不同色彩,我在悬崖上看了十八年也没看够。”他说,在悬崖绝壁上工作虽然累一点,但能让家乡变美,心里十分自豪。彭文才回忆,他2000年刚在金顶参与下崖工作时设备较为简陋,需要十几个环卫工人在上面拉动绳索帮他上下,2006年后景区管委会更换了专业设备,每次高空作业只需要两三个人相互配合即可。
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五一小长假期间,每天前来峨眉山金顶的游客都数以万计,但清理垃圾的工作量与往年假期相比,却大幅减少。“十年前一次下崖可以捡一、二十麻袋垃圾,而现在下崖一次,最多也只捡一两袋垃圾了。” 彭文才说,悬崖上的垃圾主要以塑料瓶和丢弃的果皮、衣物为主。
由于彭文才的腰在今年4月一次救助轻生游客的过程中受伤,所以今天下崖的工作主要由徒弟卢付艮进行。
除此之外,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乐山支队也加入到了“蜘蛛人”绝壁清污的队伍中。山地救援队还时常组织环保小志愿者,在景区内帮着环卫工人们一起进行清洁工作。“我们队员在舍身崖上捡垃圾,除了减少垃圾,也想借此宣传环保意识,让更多游客看到‘蜘蛛人’工作的不容易。” 四川省山地救援总队乐山支队队长王麒介绍,在绝壁清污对绳速、绳结以及不同风速的升降有很高的要求,山地救援队会不定期对“蜘蛛人”们开展高空作业培训。
虽然已临近立夏,但海拔超过三千米的峨眉山金顶仍寒意逼人,高山稀薄的空气让普通游客上下几步台阶都会气喘吁吁。今日,“蜘蛛人”们刚借助绳索钢丝下降到舍身崖下200米左右的位置时,空中突然起雾,十分钟内能见度迅速下降到不足十米,“蜘蛛人”们又紧急上崖了。“起雾后能见度低,山崖上的岩石也会打滑。” 彭文才说,相比多雨的春夏季,冬季才是一年中最危险的级别,那时整个金顶都会被皑皑白雪覆盖,在绝壁清污时极易踩空。
据了解,峨眉山金顶旺时期,每天需要清理10吨左右的垃圾,为了方便游客扔垃圾,近年来,金顶垃圾桶数量增加了一倍。峨眉山风景区管委会金顶管理处副处长刘仕明介绍,目前峨眉山的门票和标识都标注了文明出游的提示,除了悬崖峭壁,景区其他地方乱扔垃圾现象也显著减少。
在峨眉金顶工作前,卢付艮在成都一家公司负责高楼外墙的清洗工作。再过一个月,卢付艮将正式出师,成为峨眉山金顶第二位“蜘蛛人”。“ ‘蜘蛛人’的工作需要下崖清理结束后,再全凭臂力上山,比以前的工作更累,但我还是愿意回来,因为这是我的家,我要为家乡的环保出力。”“我会和师傅一样在‘蜘蛛人’的岗位上干到退休,干到干不动为止。”卢付艮说, 他为“蜘蛛人”这个职业骄傲,但他最大的愿望,是所有游客都打心底爱护峨眉秀美的自然风光,让峨眉山金顶上再无“蜘蛛人”。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