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侠侣成绝响 人间不见令狐冲
正文
知道消息的时候是晚上,我正在苏稽和参加峨眉武术节的朋友吃饭。手机上突然看到新闻,“金庸先生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顿时懵了。同桌的朋友有些人想必也都看到了消息,大家抬头互相望着,席间渐渐无声,继而一片唏嘘。
或许因为在座的都是武术同仁,对金庸先生的感情与常人格外不同。而我,作为当年金庸先生乐山行的“导游”,作为被先生亲口勉励写作的后辈,更是心情沉重,眼眶湿润。
突然想起金庸先生在乐山的未了心愿,我知道,是永远不能实现了。
金庸游览峨眉山
那一年 金庸先生“一不小心”来乐山
2004年中秋节,乐山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客人第一次来乐山,虽然他的笔下早已写过峨眉。他来到乐山,掀起了粉丝追捧的热潮,成为乐山市民津津乐道的茶余饭后谈资。数十家新闻媒体跟随他的脚步,事无巨细连篇累牍报道。他就是金庸。所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谈武侠小说必提金庸。
金庸在游船上与乐山大佛合影
金庸原本没有来乐山的计划,那么,他又为什么突然造访乐山呢?
2004年9月底,金庸参加了一个名为“人文四川名家论坛”的活动,活动行程没有乐山这一站。
金庸入川,可谓轰动一时。当时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微博微信,人们接受讯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和报纸。在当时的四川,《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而在乐山,《乐山日报》和《乐山晚报》(即今日《三江都市报》)也深受市民欢迎。我当时在《乐山晚报》做记者,职业习惯之一就是每天浏览省内大报。所以金庸一入川,我就通过省上的报纸了解到了,他的四川之行,是当时非常轰动的新闻事件,作为一名记者,我不由地想,如果能让金庸跟乐山沾点边,那就太好了!可是,从媒体报道来看,金庸并没有来乐山的计划,怎么实现这个想法呢?
金庸在峨眉山拜佛非常虔诚
琢磨了半天,我和报社一个同事商量,决定隔空喊话,发表一篇文章向金庸发出“邀请”。这个报道是找得到由头的,因为乐山是峨眉武术的故乡,而金庸写过峨眉派。我自幼随父亲习武,对传统武术情有独钟,到乐山工作后,开始对峨眉武术文化进行研究和挖掘整理,也因此结识了当时的大佛文武学校校长汪键。汪键一直从事峨眉武术的传承和培训工作,学校培养了一批年轻的武术弟子。于是,我立刻找到汪键,对他说了我的想法。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由汪键作为峨眉武术的代表,向金庸发起“邀请”,请他来看真正的峨眉武术。因为金庸笔下的峨眉派是郭襄所创,门下除了灭绝师太,就是周芷若、纪晓芙等,与真正的峨眉武术颇为不同,所以请金庸来“正本清源”,是个很好的由头。
金庸抵达峨眉山粉丝送花
基于此,我写了一篇报道,发表在《乐山晚报》上。第二天中午,我接到《天府早报》一个记者的电话。对方和我聊了半天,之后很快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峨眉派邀请金大侠乐山论剑》的报道。当时,成都很多星级宾馆都订有《天府早报》,具体是谁读到了这篇报道,并向金庸及“人文四川名家论坛”负责人说起的,我不得而知,但事情很快有了结果。金庸确定要来乐山!按照领导安排,我负责担任金庸的“导游”之一,并负责联系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做好金庸来乐当晚的欢迎演出工作。
后来想一想,我那时真是很傻很天真,糊里糊涂地就和金庸“对上话”,不过也幸亏有这莽撞之举,否则就和金庸失之交臂了。
中秋夜 大侠风度倾倒众人
金庸确定来乐的当天是中秋节,峨眉山景区管委会为金庸一行举办欢迎演出的地点确定为灵秀湖畔。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已经做好了演出准备,以峨眉山月中秋主题歌舞为主。我的想法不太一样,我说,金庸等客人游历世界各地,歌舞节目屡见不鲜,我们不如另辟蹊径,既然他是武侠小说巨擘,又曾写过峨眉派,何不以峨眉武术展示为主,辅以川剧变脸等绝活。对方表示对峨眉武术不了解,一时之间恐难找到合适的表演团队。于是我推荐了汪键和他的大佛文武学校师生。
中秋夜观峨眉武术,金庸点赞
金庸先生到乐山是中秋节当天下午,他先坐船游览了乐山大佛景区,并在船上欣然题词。在码头下船后,我随金庸一行到达峨眉山。
当晚,峨眉山灵秀湖畔,峨眉弟子厉兵秣马,铆足了一股劲,为客人们一展峨眉武术英姿。只见金庸先生坐在第一排居中,与乐山的领导嘉宾谈笑风生,心情十分愉快,显然对峨眉山灵山秀水颇为喜爱。
金庸游览峨眉山
演出开始了,峨眉弟子当时还少有舞台演出经验,只管将平时苦练的功夫使出来便是。一招一式,虎虎生风。观众席上,金庸等人深深融入其中。记者团中,闪光灯亮成一片。突然,一件至今我都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当时,峨眉弟子表演的一个节目是集体棍,或许是心情激动,或许是用力过猛,但听“砰”的一声,一根哨棍打断了,说时迟那时快,断棍直飞观众席,不偏不倚,正巧击中金庸先生面前的茶杯,哗啦啦茶杯爆裂,现场一片惊呼!我见金庸稍微愣了一下,猛然拍案而起,大声赞曰:峨眉武术就是厉害!
现场掌声如雷,或被峨眉武术所惊,或被金庸风度折服。
峨眉山万年寺,金庸虔诚倾听寺院法师讲解佛法。
为何说至今我都觉得不可思议?那棍十分结实,怎会轻易打断?断了为何正巧击中金庸的茶杯?茶杯爆碎,居然没有伤及任何一人!
当晚席间,金庸先生面对众人即席发言,称自己过去对峨眉派创作纯属凭空想象,今日一见峨眉武术真容,深深折服,期待峨眉武术后人写出新的武侠小说为峨眉派正名。
那一晚,月亮没有出来。但虽无峨眉山月,却有大侠风流,中秋夜,也不虚此行。
望金顶 竟成先生终生遗憾
此后两天,金庸先生一行到万年寺听住持法师讲经说法,到博物馆参观、赠书,甚至还为管委会工作人员当了一回证婚人,活动很是丰富。我也有幸附之骥尾,亲耳听金庸先生教诲,所得极丰,并得先生亲口鼓励,写一部峨眉武术主题的小说。
说起这部小说,实为先生亲口鼓励才能写出。说实话我是个“懒笔头”,虽然做文字工作,却总是沉不下心写东西,更别说要写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了。
金庸为乐山大佛题字
看小说还差不多,特别是金庸先生的小说,每一部都读了十几遍。先生仙逝这几日,许多媒体提及先生“全部作品”是幅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全部”之说是不确的。真正的“金迷”,都知道“全部”作品实为15部,还有一部《越女剑》。我看金庸的小说从《射雕英雄传》起,当时正读初一,从一位当兵的哥哥那里借来的。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后来还在街边书店2角钱一薄本儿地读完了《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和《笑傲江湖》。工作后,更是买了全套的《金庸全集》。郭靖、杨过、令狐冲、乔峰……无不是我向往的前辈。
金庸先生的故事,可谓穷尽人间之神思,让人读至双眼模糊却不忍掩卷。但那个中秋夜,金庸先生却当众提出,自己并未将峨眉派写好,因此希望四川的后辈,尤其是“行内人”写出来,为峨眉武术正名。次日,我陪先生至万年寺,路上,又提及此事。先生对我言道,你既是记者,可以写文章,又自幼习武,何不试着写呢?
金庸游江看乐山大佛
闻听先生谆谆勉励,心中激荡,岂能不奋起?于是,开始改掉“懒笔头”的恶习,开始了对峨眉武术小说的写作。6年后(2010年),我的长篇小说《峨眉》经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2万册,登上搜狐年度畅销书榜,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新闻媒体称之为“金庸夙愿成现实 《峨眉》再掀武侠风暴”,这自然是过誉,能够出版这本书,只能说是我的夙愿,毕竟难入先生法眼。
其实先生在乐山是真有一个夙愿,却始终未了,那就是金顶之行。在去万年寺的山下途中,金庸先生就对我说起,希望能够攀登金顶,我也将先生之意转告给了峨眉山景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和其他同志相商后,还是婉拒了金庸这一要求,主要原因还是担心时年80岁高龄的金庸体力不支,攀登金顶恐有意外。于是,金庸先生直到离开乐山时,仍念叨着没有上金顶的事,可谓是带着一丝遗憾告别乐山。
十几年过去了,与金庸先生难以再见,只能从网上偶见先生的消息。其实,我一直在想,也许有一天,先生能重游乐山,那时或许就能完成他的心愿了。虽然明知随着岁月流转,等来的或许只是诀别,却又总期待那一天不要到来。天若有情天亦老,时间不会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我们有多么不舍和不甘。
2018年,又是秋日,先生驾鹤,从兹两隔。然而,我依然感恩上天,让我能够和金庸曾生活在同一个年代。
神雕侠侣成绝响,人间不见令狐冲。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