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一场壮丽恢弘的艺术盛宴 《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9月25日盛大开演

发表时间:2019年9月14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袁士洪 浏览:7939

正文

《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从9月6日全球首演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网络关注持续火爆,各大媒介、朋友圏好评如潮,八方游人、本地市民蜂拥而至。

现在,终于可以告诉大家确切的好消息,《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将在9月25日盛大开演啦!

近日,来自峨眉山云上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的消息,《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作为中国著名导演王潮歌的“只有系列”首部作品和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文旅融合精品工程,自2019年9月6日全球首演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经过精心筹备,《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将于2019年9月25日盛大开演。

据悉,《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是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当今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实景演出创始人王潮歌精心创作并执导。戏剧幻城,是梦是云,是轮回。这里有117亩大型剧场群、50万片瓦片、6大表演空间、395个房间、4355件老物件......

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已经成为戏中人,由你的反应去碰触每一个隐藏细节。它可能是一张小纸条,它可能是一封信,甚至是一碗清茶、一口腊肉。这里时空错至,无始无终。戏剧国潮由此开始。

媒体高度关注 网友好评如潮

光明日报:前所未有的戏剧幻城形式,为观众打造一场视觉与心灵洗礼的中国文化盛宴,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与名山风采。

新华社:《只有峨眉山》打造的戏剧幻城,突破了显在的时间和空间边界,通过三大剧场的呈现和体验,在各个艺术场景中讲述在峨眉山发生的不同故事,让我们跟随主人公一起探索人生真谛,弘扬正义、奉献真诚、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艺术报:分层次、多维度的空间配置,是《只有峨眉山》颇令人期待的艺术样式,并且,其作为“只有”系列的开篇之作,延续了王潮歌以往的作品格局,但更多着眼在求变求新之上。

人民日报客户端:观众在6个空间组成的室内剧场中,为观看戏剧故事,边回味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佛学、哲学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新京报:她认为自己有严重的自虐倾向,“一旦觉得停留在舒适区,我就觉得完蛋了”,你怎么用熟悉的东西呢?”,她想尽量做出新的东西来,于是一次次冒险,披挂上阵,再次开疆扩土,创作了《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

人民日报客户端粉丝康祺:特别赞赏的导演,魅力无敌,从印象系列开始,到又见、再到只有,对王导来说,没有想不到、更没有做不到,她的人生可谓下了一盘又一盘精彩的棋,堪称后辈的榜样。

人民ESFAN:期待王导最新作品。从印象丽江看到又见平遥,每一次都是全新的触动和洗礼。

人物杂志微信公众号粉丝Judy:看过《又见敦煌》,对王潮歌感兴趣、佩服,会一直关注她。《又见敦煌》给我极大的震撼。

丁丁语喃☀:有些期待王导的“只有”系列,想知道戏剧幻城是什么样子。

小贼妞妞:去年的暑期旅行,从《又见平遥》看到了《又见敦煌》,感觉像做了一场梦,那种自然而然全身心的投入感受真是太奇妙了,和朋友说,要看完全部又见系列!这下又有了“只有”系列,真棒,梦又开始了!

一湾浅笑:峨眉山,一个很值得一去的地方,去年临时决定去的,有点仓促,很多美景来不及欣赏,以后找个时间还得去趟,多住几天,必须好好感受下。

冠儿Mini: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在她的作品里,我总能看到咱们中国人独有的审美。

欢欢黒猫:一个眼神像鹰一样的女子,却有着诗人的情怀。王潮歌把人世的大情小爱都看得淋漓。看完这篇文,我想去峨眉山了。

FC:今年在马六甲看了她的《又见马六甲》,舞台效果很好,气势磅礴很感人。

......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