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乐山日报:武林盛会耀峨眉

发表时间:2009年10月21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 浏览:2126

 

  连续不断的大雨,在8月4日这一天突然收敛。在阳光的照射下,峨眉仙山显得格外明丽可人。昨(5)日,为期4天的2009中国四川国际峨眉武术节,在峨眉山拉开了帷幕。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支代表队,1000余名武林高手,将参加诸多项目的金牌角逐。一大早,记者匆匆赶往位于峨眉山脚下的迎宾广场。一路上,彩旗招展,人流如织,好一派节日气象。

  老外也想看表演

  过去毫无遮拦的迎宾广场,此刻被围成了一个大的会场。所有人一律凭票、凭证进入。记者赶到门口时,发现一大帮老外被执勤民警拦住,进不去。记者上前一问,原来这是一帮十分热爱中国功夫的捷克和斯洛伐克人。为首的一位中文居然说得很流利。他告诉记者,他的中文名字叫马力安,他们很喜欢中国武术,曾经跟一个叫翟洪印的中国师傅学武术。这次是专程来峨眉山参加国际武术节的,知道开幕式上有三大门派武术表演,很想一睹原汁原味的中国功夫,可是因为没有门票,进不去。

  在记者的多方联络之下,武术节组委会终于同意:可以放他们进去,但没有座位。即便如此,这帮远道而来的武术爱好者,也是欢天喜地鱼贯而入,不时回头向记者言谢。

  精彩纷呈开幕式

  上午9时30分,在国歌声中,武术节开幕式举行。开幕式表演,在市歌舞团一曲《峨眉秀色邈难匹》的歌舞中拉开帷幕。

  接下来,少林、武当、峨眉中国三大传统武术门派开始表演。三大武术门派的精华,集中在短短的一个小时左右展示,给全场观众带来了心灵和视觉上的震撼。童子功、太极拳、少林棍……一个个套路,一道道兵器,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叫好声此起彼伏。

  开幕式表演在《天下武林创奇观》中结束。

  武当掌门亮功夫

  在开幕式表演上,作为中国三大武术门派之一的武当派,展示了高超的内家功夫,让观众手中的“塑料手”狂摇不止。尤其是武当派第十四代掌门人游玄德的一招“隔山打牛”,使人仿佛置身于小说或者影视作品中。

  为了一探武当派的绝技,记者邀约《中国体育报》社体育新闻采编中心副主任王静一同去采访游玄德掌门。游掌门起先跟记者讲述了许多关于武当内家功夫的理论及修为常识,之后又说本次武术节举办及时很重要。游掌门说,大师不是自封的,必须要有内涵。说起“隔山打牛”招式,见记者有些不服,游掌门禁不住技痒,竟然在宾馆房间演示起来。果然,就有几人被他用此方法击倒。记者仍不信,鼓动王静为“山”一试。结果可想而知,被游掌门轻易击倒,由此服膺。

  游掌门有个弟子叫陈理展,来自香港,非常喜欢武术,曾经跟香港著名的咏春拳大师叶问的儿子学过咏春拳,后来皈依武当,拜在游玄德门下,学习太极拳。陈理展此后功夫精进,做了武当太虚门传人不说,还在香港开设了武当会馆,教人学习武当功夫,经常被香港理工、中文等大学邀请讲学。

  花絮一

  记者认了一个晚辈

  记者住进饭店,免不了要和室友互通姓名。结果,和记者同房的是央视体育部记者朱昊。小朱负责跑武术、田径等口子,多次采访过刘翔。问及老家,小朱说浙江临海。记者一愣,问,知道朱建民吗?朱昊说,是我亲叔叔啊!记者说,20年前在临海,与你叔叔有过多次交道,算是朋友。今年只有27岁的朱昊大惊,深以为奇。记者也在感叹中国太小之余,认了一个晚辈。

  花絮二

  少林武打明星来了

  开幕式前,记者见到了一位身披袈裟的僧人。上前攀谈,却是少林人士释延强。释延强是河南南阳人,今年47岁,现任嵩山少林寺武僧出国表演团团长兼武僧总教头。擅长易筋经、少林拳、大小通臂拳等功夫。曾经出演过《龙在少林》等影片。释延强的粉丝特多,拉住照相的人无休无止,直到开幕式演出开始才罢。弄得法师直喊乐山人太热情了。不过法师好性情,来者不拒且态度超一流好。

峨眉山游记

峨眉山旅游线路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