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峨眉山消防数字化管理进程初显成效

发表时间:2007年10月31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 浏览:2456

    身处科学信息时代的我们已深切地感受到其无穷的魅力和乐观的前景,目前峨眉山正在进行着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初步建成的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和景管通移动采集子系统将充分实现全山风景区数字化管理。

    在峨眉山景区消防科、中队全体官兵的努力下,景区消防工作的各项业务正在利用这一平台打造独具特色的数字化消防管理系统。这是景区消防跨出的历史性一步,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在地球上存在的东西和发生的事件进行成图和分析。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这种能力使GIS与其他地理信息系统相区别,从而使其在广泛的公众和个人企事业单位中解释事件、预测结果、规划战略等中具有实用价值。

    景管通移动采集子系统是景区管理监督员的日常办公平台,是对景区管理问题现场信息进行快速采集与传送的专用工具。景区监督员通过景管通采集、上报与核实景区管理信息,并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实现与景区管理监督中心的数据通信与语音通话。景管通移动采集子系统的智能移动手持终端采用多普达585智能手机,采用外置GPS定位器,监督中心可以知道景区监督员所处的空间位置,方便监督中心任务下达和人员管理,同时也可以准确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方便地图位置选定。景管监督员负责将区域(网格)内发生的景区管理问题通过“景管通”系统报告给景区管理监督中心。问题上报功能中集成了地图、拍照、录音等多项功能。上报的问题除表单信息外,还包括问题发生的地理位置、照片和声音信息,从而使报送的问题更加准确、形象和直观。

    景区的消防工作各项业务也能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和景管通移动采集子系统来实现。首先我们可作为景区消防部门的用户进入到峨眉山GIS地理信息系统,查询消防业务和景区管理监督中心授权范围的相关内容(信息已录入),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非重点单位、各宾馆、饭店、古建寺庙、消火栓、交通道路、宣传牌、监视探头、绿化带等等,这些都能点击、放大、缩小、测量、查询,在万米网格上显示其准确的地理经纬度。其次,通过景管通移动采集子系统可以实现景区消防信息采集、上报、核实与管理。对于我们消防部门来讲,其信息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出去检查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另一种是通过景区其他部门发现问题向景区管理监督中心发送信息,然后由景区管理监督中心向消防部门发出信息。如消防科干警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发现某宾馆有火灾隐患,可以用多普达585智能手机对其拍照、录音,并输入信息系统,这样领导可以根据收到的信息发出指令或下达命令。

    目前,我景区消防部门已经拿到了全山154个监视探头的收视许可,但是系统运行还不成熟,还需完善。最为重要的是下一步峨眉山管委会正在酝酿制作由各职能部门联动无线接警的集中统一指挥控制系统。这一系统一旦完成,景区消防部门将实现无线接警,数字观摩、直观指挥,以及与林业、宗教、文管、工商、各管理处等部门联动出警或联合执法的目标。(完)(胡江 傅春江)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