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有点距离更美
作为铁路工人,父亲一生的功绩就是把铁轨铺到了峨眉山下,让儿子每天看着峨眉山慢慢长大。他家离峨眉山4公里,一开门就可以看见对面的山,曾刚说,太近了不行,有点距离更好。下一场雨,迷蒙的雾气,整个山脉就呈现在人的眼前了。从小受到山的感染,得到山的启发……这是他的福分。
还有,父亲的30多元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人。曾刚的母亲也是了不起的,她毅然拿出其中的10元钱作为学费,把儿子送到峨眉山市少年宫学习绘画。这不是投资,而是为了满足儿子一种兴趣。随后,母亲有点懊悔了,13岁的儿子毕竟年幼稚嫩,深夜一二点钟还听到他洗碟子的声音,她心痛了,不得不起来逼着儿子睡觉,第二天他还要上学的。
1991年,曾刚听说成都有一个翰林中国书画学院招生,便报名去学习了。从峨眉山到成都市,他来回300公里,就是为了上半天课。星期六赶去,晚上住最便宜的招待所,星期日下午上课,完了还要连夜赶回去。在所有的学员中,曾刚住得最远,到得最早,带去的作品最多。别人是爱好,他是在拼命。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学校。校方恩准特批他星期日上午可以旁听任何一门课。一年以后,曾刚有幸直接投入著名画家黄纯尧的门下。从初级班到研修班,曾刚一直是画得最好的,他的刻苦精神更是成为校方勉励后学的范例。又是两年,他被留校担任助教。人生的轨道从此铺到了艺术的殿堂门口。
在成都最初的日子,工资微薄,曾刚靠卖画租房吃饭。最困难时,口袋里只有2元钱,等傍晚菜市收摊时,花1角钱买二三斤蕹菜,炒菜的时候再多放一点盐,可以多吃几顿。1993年7月,曾刚过23岁生日,家里来了10个朋友,但是兜里只有20多元钱,不能上馆子,就在家包饺子。大概是劳累,女朋友小林突然晕倒了,送到医院才知道:贫血,营养严重不良。他们很长时间没有吃肉了。曾刚和妻子李小林都是峨眉山人,他们的身上有山的柔美更有山的风骨。当时抱定一个信念:出来了就不能再向家里伸手要钱。1994年,黄纯尧老师组织学生到三峡、张家界写生。恩师把他叫去,拿出100元并叮嘱他,每天跑那么多路,背那么重东西,你不能光吃方便面。缺钱就来找我。
1998年,28岁的曾刚在四川省美术馆开画展,引起轰动。当时的四川美术界前辈赵蕴玉拉着曾刚的老师黄纯尧的手连声说:“后生可畏。”2000年,曾刚应邀到上海任教。2004年,作为人才引进落户上海的曾刚,又在朵云轩开画展,人群熙攘,观者踊跃。他的个人单独山水画册已印了七版,售出25000册。他的作品在成都、四川、全国多次获得大奖。
铁路永远是通往远方的载体。现在,插上翅膀的曾刚飞翔在京沪两地间,更上云端。他又开始在中国国家画院就修书法。他说,一个画家要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一定要把书法练好。书法讲究细条,施用于国画裨益无穷。如今,他在国家画院里进修,一抬头就可以看见许多中国顶尖的画家,这也是他心目中的一座座峨眉山、青城山、四姑娘山和贡嘎山。他立志要以他们为榜样,用浓墨重彩画出更多更美的山川秀丽的佳作。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