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吟唱《峨眉山月歌》 演绎旅游新亮点

发表时间:2006年3月9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罗佳明 浏览:7393

  近段时间以来,乐山晚报围绕《〈峨眉山月歌〉,李白何处作?》展开一段时间的文笔之争,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众多读者的关注和参与。在这些文章中,既有专家学者考证的观点论据,也有记者现场采访的市民说法,还有读者街头巷尾议论的猜想释文。这些报道激发了专家、学者以及市民的热情参与和争鸣兴趣,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峨眉山月歌》到底在哪儿创作?在乐山还是峨眉?“清溪”是在市中区、犍为还是夹江?平羌江是哪条河?“三峡”是岷江三峡还是长江三峡?“思君”之“君”是泛指友人还是确指峨眉山广浚和尚,或另有他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参与讨论的人士各有说法,各有论据,充分表现了嘉州人好文和对史实的求真态度。尽管有的观点还需进一步论证,但不论其观点正确与否,也不论其论据充分与否,仅这份参与热情和大胆争鸣就值得大力提倡。晚报作为新闻媒体,能把各方观点收集整理并展示出来,给大家一个互相交流与争鸣的平台,对加强乐山文化强市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以李杜诗篇为代表的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大观园的瑰宝,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和其它艺术经典一样,它的魅力是无穷的,跨越国界的。无论李白诗作何处,也无论诗中的清溪、平羌、三峡具体位置在哪里,是诗人写实,还是诗人写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晚报刊发的这些讨论和争鸣,能引发人们对古嘉州美景的无尽遐想,激发市民热爱乐山、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怀,引导市民和专家学者再次关注和审视乐山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并且进一步思索挖掘和利用这一宝藏的可能。这些讨论和争鸣还将吸引更多的外地人了解乐山,向往乐山,这对进一步提升乐山的城市品位和知名度,推进我市建设文化强市的宏伟战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是旅游之魂。一部千古流传的文化作品,会激发人们对其发生地的浓厚兴趣。安徒生童话中的美人鱼等动人传说,使他的家乡成为世界各国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世界名著使巴黎成为全世界老少皆知的名城。同为唐代诗人的张继,写下的《枫桥夜泊》一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千古绝唱,使苏州寒山寺名扬千年,声传世界,引来无数中外游人寻幽怀古。每年除夕,许多外国人专程到此守岁听钟。而诗名远在张继之上的李白,以一首《峨眉山月歌》,把古嘉州一个美丽的夜景永远定格,成为峨眉山和乐山风景最经典、最生动、最有影响的广告语。眼下,我们应该做的是,借《峨眉山月歌》流传千古的芳名,对诗中歌咏的峨眉山月、平羌江、清溪驿、平羌、三峡等地名和景观,进行现实的考察、规划与开发,追寻当年李白秋游嘉州的足迹,重现诗人当年把酒邀月、怀古思友的意蕴,掀起一轮寻幽探古的旅游热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山”建设的一个新亮点,成为乐山吸引更多游人,留住更多游人的新看点,成为乐山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应当看到的是,对《峨眉山月歌》的深入挖掘和开发,只是我们在这方面有意识迈出的第一步。毕竟,乐山的历史人文底蕴犹如一个取之不尽的大宝库,仅诗文一项,就有不知多少文人雅士在此留下千古名篇:杜甫、陆游、苏东坡……我们希望,对这些名人资源的每一次研讨,每一次开发,都会不断丰富乐山旅游的内涵,都能不断冲击和更新乐山旅游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乐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