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搜狐网:火红“祥云”见证灾区坚强

发表时间:2008年8月5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admin 浏览:1831


奥运圣火峨眉山传递。(袁士洪摄)

   本报四川广汉8月4日电记者林贵鹏报道:北京奥运圣火今天上午在乐山传递,下午先后在汶川地震重灾区绵阳和广汉展示。

  秧歌助草龙腾飞,飞瀑伴乐声和鸣。今天7时38分,随着“跳水皇后”高敏在名山亭广场起跑,极具“峨眉”特色的乐山传递活动正式开始。
 
 
通过185名火炬手在7.5公里路程上的心手相传,“祥云”火炬从峨眉山名山亭广场出发,经过“天下名山”牌坊、景区路、黄湾广场、报黄路,于9时03分到达终点——峨眉山迎宾广场。末棒火炬手——四川省汶川县映秀小学校长谭国强在迎宾广场点燃了圣火盆。

  下午,奥运圣火在四川绵阳市九洲体育馆和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了展示。九洲体育馆因一度接纳了4万余名汶川地震受灾群众而被喻为灾区的“诺亚方舟”。一个多月前,最后一位受灾群众已从这里重返家园。今天的展示活动在简短的文艺表演后进行,88名火炬手在馆内接力展示了北京奥运圣火。

  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园区,来自部队和地方各行各业的17个抗震救灾代表方队前,都安排有一名代表该方队的火炬手。85名火炬手在3个展示活动点接力展示了“祥云”火炬。圣火所到之处,观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激情飞扬。

  历经磨难,见证坚强。抗震救灾英模火炬手、绵阳军分区游仙区人武部部长郑强对记者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必将更加坚定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