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出游攻略:徒步游峨眉
佛教名山峨眉山位于四川中南部的峨眉山市境内,距成都约一百六十公里。徒步游峨眉山,不是匆匆忙忙地爬山,而是在生命的运动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在徒步中得到心灵的释放。峨眉山的每一座寺庙都有它独特的韵味,从木质吊脚楼,到象征“天圆地方”的砖殿,再到金碧辉煌的金殿,都在等着你寻求属于你自己的答案。时间充裕的时候,一路走来似闲庭漫步,峨眉山美景尽收眼底,少了世俗的纷扰,多了一份对峨眉山的深深眷恋。
万年寺 深山藏古寺
万年寺是四川峨眉山历史最久的古刹之一,相传为汉代采药老人蒲公礼佛处。东晋隆安五年创建时名普贤寺,明万历二十八年重修时,神宗赐额“圣寿万年寺”,沿称至今。
此寺原有殿宇七重,规模宏大,几经兴废,现今只剩一座明代无梁砖殿。明代重修时,仿印度、缅甸建庙技术和风格,主殿长宽均为16米,四壁全部用砖砌,砌到7.7米处,逐渐内收,建成穹隆形拱顶,上面绘有手持琵琶、箜篌、笛子仙裾飘拂的四天女。全殿无梁无柱,不用一木,故称“无梁殿”,殿墙上装饰圆拱、垂柱、窗棂等仿木结构的图案。
出万年寺步行约20分钟,即到白龙洞。亦称白龙寺,明嘉靖时别传和尚始建,清初重建,清康熙皇帝曾赐经书、字联于该寺。内供“西方三圣”、韦驮、释迦牟尼玉佛像。这尊玉佛高1.8米,系傅作义将军之妹傅凤英1991年所赠。
白龙洞 又见白娘子
白龙洞海拔950米,周围是以桢楠等樟科植物为优势的常绿阔叶林,仅乔木就有20种以上,是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典型的中亚热带原始的常绿阔叶林。白龙洞外这一片林子叫“古德林”。古德林的山坡上,原有一个很深的洞。传说是当年白娘子(白蛇)修道的地方。后来因山滑坡,山洞被封了,只给人们留下了一些遐想。
清音阁 自然山水精华地
清音阁地处峨眉上山下山的中枢,出白龙洞20分钟即到。面对清音阁看到的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卷。高处,玲珑精巧的楼阁居高临下。中部,是丹檐红楼的接御、中心二亭,亭两侧各有一石桥,分跨在黑白二水之上,形如双翼,故名双飞桥。近处,则为汇合于牛心亭下的黑白二水。右侧黑水,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龙潭,绕洪椿坪而来,水色如黛,又名黑龙江;左侧白水,源出弓背山下的三岔河,绕万年寺而来,水色泛白,又名白龙江。两江汇流,冲击着碧潭中状如牛心的巨石。任其黑白二水汹涌拍击,牛心石仍岿然不动,组成独具特色的寺庙山水园林环境。在清音阁,可以看到水光山色,听到流泉清音,闻到花草芬芳,触到亭台碑石。它集中了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触觉美,使人获得峨眉山总体风光的审美感受,被古今游人称誉为“峨眉山第一风景”。
生态猴区 斗猴山中与猴同乐
步行35分钟便来到了峨眉山自然生态猴区。早在一千多年前,峨眉山的猴子就与人结下了亲密的关系。山中早有“青猿洗钵”“白猿献果”等富有情趣的美丽传说,相传峨眉山高僧茂真和尚和药仙孙思邈经常在一起下棋,全靠一只青猴传书捎信,约定下棋时间,这就是“青猿洗钵”的故事。而所谓“白猿献果”则讲述不知何年何月,两位香客朝山,行至木皮岭这个地方时,苦于无水解渴。这时一只毛色雪白的猴子将三枚大蟠桃放在了路旁,二人吃了蟠桃之后,顿觉身轻,飞升而去。
峨眉山的猴子因为是沾仙山之灵气,与人相近,与人相通,所以被称为“灵猴”,假如没有峨眉灵猴,峨眉山的山水似乎就缺乏一点灵气,峨眉山的宗教文化似乎就缺少一点神气,有了峨眉灵猴,峨眉山就与其他名山更为不同了。峨眉山灵猴是峨眉山的精灵,嬉闹顽皮、滑稽可掬又极通人性,见人不惊、跟人嬉戏、与人同乐,给游人带来许多乐趣,成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观。与群猴玩耍,给猴子喂食,观赏其千姿百态,了解其生活习性,跟它们亲密接触,成为游客到峨眉山必游的项目。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