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中新网:真情回馈四川行 畅游巴山蜀水地

发表时间:2009年4月14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admin 浏览:2068


  自“5·12”汶川大地震后,各地对灾区的支援、关怀至今都感动着每一位灾区人民的心。时值一周年之际,四川省各旅游风景区真情回馈,于近期正式启动“感恩旅游”,5月12日当天包括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海螺沟等全省数百个风景区免费向游客开放。整个5月四川多个景区五折优惠。在这次感恩活动中,成都市针对外省游客免费发放1500万张“熊猫金卡”感恩卡,其中面向深圳发放50万张。在深圳所有非四川省居民,都可以通过网络申请或在宝中旅游参加指定线路,获得今年内免费游玩青城山、都江堰、杜甫草堂、武侯祠、西岭雪山、金沙遗址博物馆、熊猫基地等11个著名景区、景点。

  峨眉山

  “峨眉天下秀”,四、五月的峨眉山山花烂漫,各种名花陆续开放,满山流翠,像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处处弥漫着青春的气息,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

  从成都出发,穿过川西平原,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将近郊的田地抹上一片金黄。这里定期有峨眉派的各门派武林高手展示并传习各门武术,游客到此可满足江湖的夙愿。

  沿途满目苍翠,清音平湖水质纯净,清澈透底,四周树木花草仿佛被春雨滋润,青青的,淡淡的,柔柔的绿,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双桥清音秀丽依旧,青山绿水组成一幅天然山水图。从雷洞坪到接引殿,是峨眉高山杜鹃的集中区,尤其是沿公路两侧,高低远近,千姿百态,杜鹃花次第绽蕾。乘缆车登上金顶环顾四周,有横陈西天的贡嘎雪山,形如砖瓦的瓦屋山,飘逸的雷洞烟云,峨眉山的极致之美尽情演绎。

  青城山

  青城山素以“幽甲天下”而闻名,自古就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驰誉中外。这里最高海拔2434米,平均气温15度,是成都人最爱的避暑胜地。青城山有36峰,8大洞,72小洞,108景,其间月城碧波、青城飞瀑、天然图画等景观让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三岛奇峰、笔槽险道等更是奇中有险、险中有奇,令人叹为观止。

  青城山还以自然生态的美,原始沟壑、古藤露爪的奇,为生态旅游增添了无尽的情趣。有飞泉、五龙、神仙、红岩四条深隧、葱茏、奇险的沟壑雄奇绝妙,峡谷栈道、渊潭水帘,灵谷飞瀑,岩穴石笋等自然景观50多处,构成了一幅幅幻化无穷,令人神往的精美画卷。

  都江堰

  始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使得川西平原成为驰名古今的“天府之国”。

  “5·12”汶川地震对景区造成的破坏只有小部份尚在恢复中,重新恢复开放的景区不是震前旧貌的简单“复制”,而是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和优化。来到恢复开放的都江堰景区除了欣赏原有的风光,还新增了地震遗址点供游人参观。

  杜甫草堂、武侯祠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几乎每一位来成都旅游的人都会来此一睹这间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的草堂故居。

  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成都武侯祠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古朴典雅,值得一游。。(阿 木)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