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乐山日报: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

发表时间:2009年5月25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admin 浏览:2551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创建全国综治先进集体纪实
 
 
  ■ 本报记者  罗学锋

  2009年5月18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接过“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奖牌,出席表彰大会的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秦福荣满怀激动:“五年磨一剑,经过峨眉山景区人们的努力,终于捧回了这一荣誉。”

  创建之路,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人努力探索:始终坚持“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通过健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制度建设,注重预防为先,形成了“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综治工作模式。

  “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安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最值得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人自豪的是:2008年8月4日,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接力活动(乐山市)在峨眉山景区成功举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了一次最全面的检验,结果圆满。

  注重机构与制度建设

  扎实构筑综治网络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不仅仅为了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这一荣誉,更重要的是,要在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构建起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让游客玩得开心、游得安心。”2005年初,当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在巩固“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成果的基础上,启动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活动时,时任峨眉山管委会党委书记的马元祝如此要求。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核心面积154平方公里。景区内有1个乡、16个村、1.7万退耕还林农民,26座寺庙、300余名僧人,2921家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5800多名旅游从业人员及20多家驻山单位、686名管理人员,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可想而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难度有多大。

  “难,并不可怕,越难越具挑战性。”勇于挑战的峨眉山风景名胜区人向“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这一荣誉发起了冲击。

  ——牢固树立“治安好、旅游兴”的思想,成立了综合治理委员会,并逐级健全综治机构。在景区内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有人管的综治工作体系,为综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队伍保障。

  ——出动宣传车上百台次,办墙报、专刊40多期,发放资料5万多份,使综治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不断增强全民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综治工作自觉性。

  ——完善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例会制度》、《报告制度》等管理制度和有关工作制度共计35个,形成了完善的综治工作制度体系。确保综治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领导负责、有专人落实。

  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切实维护景区稳定

  “要搞好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工作,构建平安、和谐的旅游环境,必须时时关心群众生活,了解百姓诉求,依法合理地为群众解决问题。”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者始终把“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依法合理解决群众诉求”作为开展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

  ——建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将责任落实到部门、单位和具体负责人。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属地管理原则,紧紧围绕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排查疏导,将问题和隐患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到排查一起、处理一起、稳定一起。同时,坚持按照“合法利益予以保护、合理请求给予照顾、无理要求疏导教育、违法行为坚决打击”的原则,引导村民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认真听取群众诉求,严格做到对上访群众热心、诚心、耐心、具同情心、对信访工作用心的“五心”工作制度。仅今年上半年就接访21起、回复21起,真正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景区信访工作实现了“三无”目标。

  坚持以防为主

  营造安全文明旅游环境

  “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必须以活动为载体,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

  ——狠抓创安活动,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在景区积极开展了“平安景点”、“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旅饭店”、“平安小区”、“平安寺院”、“平安家庭”等“平安细胞”创建活动,为构建“平安景区”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持每年开展2次“百日安全”活动,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结合实际,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单位”相结合,在景区深入开展“文明经营户”、“文明村组”、“文明寺院”等“十大文明创建”活动,与全山旅游车队、滑竿、旅饭店、摊点、摄影、导游、索道、酒店等8个行业,2921个经营户、5800多名旅游从业人员签订了《诚信经营公约》,并将《公约》制成中英文公示牌接受游客监督;持续开展景、社共建“文明游客”评选活动、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和景校共建“和谐校园”等系列活动,使景区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为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景区安全稳定创造了良好条件。

  ——注重整体联动,构建治安防范体系。“景区经营从业人员既是经营者,又是景区治安整体联动防范员、信息员,参与整体联动治安防范。”按照“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综治工作路子,制定了《峨眉山风景区防控打整体联动防范方案》和社会治安、消防等系列安全方案预案,在综治委的统一领导下,以整个景区为大龙头,各景区管理处为小龙头,对辖区内的整体联动治安防范工作实行统一管理。积极组织和发动景区管理人员、经营从业人员、寺庙僧众及人民群众等共同参与治安防范,构建整体治安防控网络。把步行线小食店设为报警点,在全山设立了58个治安报警点,把滑竿抬运人员、环卫人员作为安全员,较好地解决了警力不足,来回巡逻出现空档的难题。对景区145家宾馆、旅饭店严格坚持住客登记制度和每天按时向派出所报送号簿接受审查制度。针对黄湾乡的实际,组织一支20人的民兵治安联防队,16个村分别组建民兵治安联防队,各村民小组组建了民兵治安联防小组,全乡4900多户村民均实行了住户联防,确保了景区治安防范工作无漏洞、无死角。

  ——强化职能作用,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充分发挥景区公安、武警等部门的职能作用,以点带线、以片带面,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防范网络。针对景区面广、线长、点多、治安防范任务艰巨的实际,建立了以6个管理处范围为基础的责任片区,片区内以不同游山路径为线,线上以站点划分区段,以车场、寺庙、主要景点、经营点为依托设点,形成了点、片、线、段相互联动的治安防范网络。各管理处处长兼任辖区派出所指导员,形成专业网与片区网的链接。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共筑防范网络,推行了“一守、二堵、三巡查、四护送”的有效方法,确保了中外游人安全。

  ——坚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组织职能部门,坚持对景区治安、消防、文化市场、车辆、物价、导游、滑竿、摊点、旅饭店、寺庙等进行专项整治。同时,对暂住人口、流动人员进行严格的清查、管理,办证率达100%。对景区刑释人员定期帮教,帮助引导其就业。积极开展“两抢一盗”、“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坚决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形成高压态势,确保景区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多年来没有发生危及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治安刑事案件,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景区平安创建效果显著,真正形成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

  5年创建,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实现了无黑恶势力犯罪,无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影响的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事件及影响国家安全的事故,努力营造出安全文明、秩序井然、管理有序、游客满意的旅游环境,景区综治工作迈上新水平,向中外游客和景区广大群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