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风景区里的那抹橄榄绿

发表时间:2006年10月8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峨眉山旅游网 浏览:2392

  ——武警官兵“十一”长假全力为中外游客服务

  “十一”长假期间,驻守在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景区的乐山武警官兵,想游客之所想、急游客之所急,几天时间里出动兵力600余人次,为游客做好事百余件,忙碌而热情的“橄榄绿”成为了旅游景区美丽的风景,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赞誉。

  报国寺旁寻失主

  10月2日,节日里的峨眉山报国寺景区人声鼎沸。乐山武警支队四中队班长张矩光带领的报国寺景区巡逻小分队来到旅游车站时,远远看见地上躺着一个黑色钱包,拾起一看,里面装有600元现金、银行卡和一些证件,武警战士们根据证件上的相片分头寻找失主,并向车站广播室说明了情况,进行广播寻找。班长张矩光寻找到报国寺的门前时,突然发现一名与自己擦肩而过的游客相貌与照片极为相像。他快步上前,“请问这位先生,你是否丢失了东西?”不明就里的游客下意识地摸了摸衣袋,立即嚷了起来:“完了完了,我的钱包不见了!”张矩光再三核准情况后,如实将钱包还给了失主。原来,失主是北京某部的一名现役军人,下车时不慎将钱包丢失,见自己的钱包失而复得,游客感动得热泪盈眶。

  黑龙河滩救游客

  在峨眉山景区,中外游客对成群的灵猴情有独钟。10月5日,山西籍游客崔某和同伴来到清音阁景区观看峨眉灵猴。当他在拥挤的人群中选准最佳位置摁下快门时,脚下突然一滑,摔下了3米高的黑龙河滩上,头部4厘米长的口子血流不止,人处于半昏迷状态。正在猴区一带巡逻的四中队排长廖立森、班长张军、副班长王英杰、战士杨灿听到游客的惊呼声后,火速赶到事发地点,跳下河坎,脱下军装为其包扎伤口,小心地帮其还原已脱臼的手臂。为了能及时将其送到医院,他们把游客轮流背在背上,跑向五显岗停车场,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游客送到了中队的车上。(贺永泉  周国辉)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