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山横空出世(图)
2006年1月,对于四川旅游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里程碑式值得纪念的日子,峨眉山建设“中国第一山”工程的全面完成,宣告峨眉山跻身全球最有魅力的景区,以无法企及的高度,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山”。
“中国第一山”的打造完成,使四川景区要做全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历经三年的努力,得以实现,使四川发展大旅游,建设旅游强省的构想,有了有力的支撑。
建设第一山三年鏖战峨眉巅
2003年新年的第一天,省委书记张学忠登上峨眉山。在高度评价了景区发生的深刻变化之后,对峨眉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以对祖先、对后人负责的态度把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保护好、管理好、永续利用好。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把峨眉山建成中国第一山。”张书记的一席话,为峨眉山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峨眉山也由此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第一山”关键在金顶
2003年2月,张书记再次来到峨眉山,明确了建设中国第一山的目的是通过建设第一山带动全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他对建设“中国第一山”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进一步突出峨眉山的特色。特色是生命力,也是竞争力,千座名山一座顶,打造“第一山”的关键就在于金顶,要进一步把金顶建设好。
目标确立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建设中国第一山的战略规划,省长张中伟多次亲临峨眉山进行指导,乐山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总体要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于伟、市长黄明全为组长的建设“中国第一山”领导小组,在乐山市党代会上明确要求: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第一山”,要让第一山一切都是精品,处处体现第一,得到世人公认。
“中国第一山”,在这一刻化身为一个高度坐标,成为了峨眉山人奋斗的目标。而省市领导的重视更为他们注入了无穷动力,峨眉山人找准了新的方向,开始了新的征程。这一次,他们三年磨一剑。
2003年,中国第一山建设按照国务院批准的《峨眉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和《峨眉山金顶景区建设详细规划》正式启动,10.78亿的总投资将投往30多个项目。按规划,峨眉山分为高、中、低三区,景分文化、生态、休闲三段。完成建设后的峨眉山,不仅保留原来的生态和佛教文化,还增加了度假休闲的氛围,更重要是峨眉山的灵魂区域??金顶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
“中国第一山”的核心工程就在打造金顶。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和规划,金顶改造工程以恢复改造金顶寺庙和十方普贤系列工程为重点,新建“四大景观”观景台,撤除影响金顶景观上的703电视台、搬迁金顶气象站等建筑,加大对遗产地的保护力度,使金顶更具历史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全面提升金顶景观和文化地位,使之成为世界壮丽的自然观景台和著名的佛教朝拜中心。
三年鏖战峨眉巅
这一切将在2006年以前完成。尽管有三年时间,但责任重、困难重重,1000多个日夜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
但是这一次,峨眉山知难而进,大胆地提出了敢为天下先的口号:敢于以“第一”做标准,敢于以“第一”为目标,敢于用“第一”来衡量。以此作为建设第一山的原动力。有了“会当凌绝顶”的气魄,金顶“3802”工程领导小组强将云集。乐山市委常委、峨眉山市委书记李留根出任组长,峨眉山管委会党委书记马元祝、峨眉山市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秦福荣出任副组长,精兵强将云集,鏖战于峨眉之巅。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时间虽紧,工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在海拔3000多米的金顶上,积雪期长达3个多月,在零下20度的气温下,如何保证施工工作的正常开展,峨眉山人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大、省社科院专家会诊,采用了搭建大棚冬季施工的方案,即使外面白雪飘飘,帐篷内依然机器轰鸣,照常工作。而金顶的建设者也牺牲了自己的个人时间,在2005年春节,仍然有500名施工者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夜奋战。
鏖战三年,在2005年12月,峨眉山人终于获得丰硕的回报。“3802”工程已经全面竣工,与此同时,中山区和低山区的建设也全面完成。40公里长的游山步行道修整得更加古朴、平坦;红珠山宾馆完成五星级改造,从宾馆的每一扇窗户看出去都是一幅风景;投资近亿元的氡温泉坐落在森林之中,别具情调;峨眉十景之一双桥清音畔,停电还水还景,清音平湖上清烟萦绕,更添景致。气势雄伟的峨眉山第一山亭是中国目前的最大的铜亭,气宇轩昂,金碧辉煌。峨眉山的摩崖石刻,面向峨眉山最大的生态旅游广场,镌刻着标志峨眉山在名山中显赫地位的诗文。峨眉美食廊汇集了日本、泰国及峨眉山本地的特色风味美食。
集佛教文化、休闲、度假、养生为一体的新峨眉,三年磨一剑,是到亮剑的时候了。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