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殿生辉 闪耀峨眉之巅
峨眉之巅金顶:金殿,金光耀日;银殿,银光闪烁;铜殿,雄浑庄严。在阳光的照射下,三殿交相辉映,绽放出祥和的峨眉圣光。华藏寺、卧云庵为什么要改建成今天的模样?日前,记者登上金顶,在专家介绍中和散见的历史记载中寻找答案。
“金顶”建筑:最早用树皮盖成
“金顶上早期的建筑不是使用普通的灰瓦,而是用树皮盖成的。”峨眉山市博物馆馆长向记者介绍说。据悉,金顶气候恶劣,一年中时有半年为冰雪覆盖,普通的瓦经不起“折腾”,因此早期出现在金顶上的建筑是用树皮盖的。贾岛在《送卧云庵僧》诗中就说:“下视白云时,山房盖木皮。”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树皮和木质结构的房屋很易引发火灾,于是逐步采用能抵御恶劣气候的金属瓦替代,于是金顶上有关“铜瓦殿”、“铁瓦殿”、“锡瓦殿”的传说流传至今。据史料记载,因山高风厉,霜雪剥蚀,以瓦覆盖,须一年一换,这也正好从侧面道出了金顶之上的建筑不用灰瓦的原因。明洪武初,国师宝昙奉旨上山,易为铁瓦,故金顶俗称铁瓦殿,元代卧云庵改用锡瓦,明代五台山的僧人妙峰又建造了铜殿。
据“3802”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改造后的金殿采用镏金铜瓦,铜殿采用铜瓦,银殿采用银灰色的锡瓦。
“金铜”两殿:诠释“永明华藏”
现在,在铜殿上挂有“大雄宝殿”和“华藏寺”两块匾额,在金殿檐下挂有“金顶”匾额。而金、铜两殿与华藏寺又有什么渊源呢?
据史志记载,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位于海拔3077米的峨眉西峰之巅。始建于东汉,时称普光殿。唐宋时更名为光相寺。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山西五台山的僧人妙峰,携潞安沈王朱模的“赐金”数千两来蜀,于寺后高处铸造大峨山铜殿,万历皇帝朱翊钧题名“永明华藏寺”。从此,大峨山铜殿和原寺即统称永明华藏寺。铜殿重檐雕甍,环以绣棂锁窗;殿顶渗以真金,巍峨光耀天地,故俗称金顶。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毁于火。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月照和尚重建,改为砖结构,殿脊之上置以渗金宝顶,仍不失“金顶”之誉。1923年和1931年两度火灾,均延及该寺。1972年4月8日,大火成灾,寺宇尽成灰烬。1986年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拨款重建,1989年竣工。建筑布局、风格与原华藏寺基本吻合,建筑面积为1695平方米,并较前扩大,寺宇依山之势,逐级升高。
此次华藏寺的改造,便是结合历史,在保持原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金殿、铜殿,建筑面积共计1800平方米。金殿为铜面鎏金屋顶,为目前全国最大的金殿。大雄宝殿(即铜殿)采用铜瓦覆顶,两殿的梁栓、门窗等均为铜件。两殿金壁辉煌,交相辉映,彰显了金顶浓厚的佛教历史文化底蕴。
“银殿”卧云:重现历史风采
卧云庵始建于唐,唐代诗人贾岛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起先后任长江(今四川遂宁蓬溪县)主簿和普州(今四川安岳县)司仓参军时,与庵僧交往甚笃。元代寺顶改用锡瓦,故有“银顶”之称;清康熙初年由可闻和尚重建。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两次失火,几成灰烬。1974年重建,基本保持清初风貌。该庵俯卧白云之上,故得名。此次改造后的卧云庵(银殿),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是根据《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的要求进行落架维修,主体为木制框架结构,屋顶全部采用锡瓦铺设,整个建筑成银灰色,恢复了历史上的原貌,被誉为“银色世界”。
帐篷火炉:为三殿建设“升温”
前年冬天,是三殿建设的关键时刻。当时峨眉之巅零下20摄氏度,混凝土无法搅拌,混凝土养护保养达不到要求,已完全不具备施工条件。面对拦路虎,建设者们没有退却,他们购回军用帆布,在金顶金殿、铜殿的建筑工地上搭起了高30米的军用帐篷,帐篷内点起20个大火炉,使施工工地的温度从零下20度上升到摄氏10度,解决了高寒地区冬季不能施工的难题。帐篷外,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帐篷内,炉火熊熊,机声轰鸣。
现在,我们看到的金顶上金、银、铜三殿和洁白的朝圣大道环拱着十方普贤圣像,雄伟庄严、层次分明,暗含“西南方有山名光明,而普贤菩萨与其眷属(门人)三千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之意,它们是深厚的佛文化历史底蕴和现代人聪明睿智的结晶的见证。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