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峨眉山徒步减压游

发表时间:2013年7月5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刘剑 浏览:5782

正文

  从容不迫,徒步游峨眉山对峨眉山有全面的感悟和深入的体验。徒步游峨眉山,不是匆匆忙忙的爬山,而是在生命的运动中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在徒步中得到的心灵的释放。峨眉山的每一座寺庙都有它独特的韵味,从木质吊脚楼,到象征“天圆地方”的砖殿,再到金碧辉煌的金殿,都在等着你寻求属于你自己的答案。一路走来,美景就在眼前,少了世俗的纷挠,多了一份对峨眉山深深的眷恋。


线路特色:时间充裕,似闲庭漫步,峨眉山美景尽收囊中。

第一天:

上午:成都(可远看、中看峨眉山形)——乐山(游览乐山大佛)——乐山午餐

下午:乐山——峨眉山(第一山亭、摩崖石刻、儒释道、秀甲瀑布、迎宾滩、游人中心、博物馆、碑林、报国寺、布金林、伏虎寺。约3小时)——夜宿峨眉山景区

夜间:酒店——峨眉夜花园——泡温泉(可选择灵秀温泉、红珠温泉、瑜伽温泉)


吸引点:第一山亭、儒释道,峨眉山历史文化的浓缩。可与佛祖论禅,与孔子说礼,与楚狂放歌,与白猿试剑,寻根巴蜀文化。峨眉温泉:泉情泉意,随心所浴。历经2000多年的历史,不断关注着你的健康。


第二天:

上午:报国寺(1公里)(游山起点寺庙、圣积晚钟)—伏虎寺(1.5公里)(全山最大的罗汉堂、华严铜塔、布金林,途经解脱桥、解脱坡)—雷音寺(2.5公里)(供全山最大的木质观音像)—纯阳殿(3.5公里)(原为道观)—神水阁(1公里)(玉液泉、神水通楚)(1公里)—大峨寺(大峨山潮)—中峰寺(1.5 公里)(明果斗蟒、、歌凤台、雄黄石,现设有比丘尼班、)—清音阁(清音平湖、双桥清音、黑白二水洗牛心、良宽中日诗碑亭)(午餐)


吸引点:报国寺,康熙题匾而名。伏虎寺,为全山最大寺院,现为尼姑修行寺庙。清音阁,集中了峨眉山著名的自然景观。


下午:清音阁(1公里)—一线天(龙江栈道)(0.5公里)—生态猴区(看猴、戏猴,与猴亲密接触)(4.5公里,途经猴子坡、蛇倒退)—洪椿坪(洪椿晓雨、千佛莲灯)(宿洪椿坪)


吸引点:灵猴,峨眉山的精灵。


第三天:

上午:洪椿坪(10公里,途经寿星桥)—茶棚子(5公里,途经九十九道拐)— 仙峰寺(九老仙府、九老洞、仙皇台、仙圭石、珙桐翔鸽)(午餐)


吸引点:九老仙府,极富神秘和传奇色彩,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下午:仙峰寺(7.5公里)—遇仙寺(遇仙洞)(2.5公里)—九岭岗(2.5公里,途经钻天坡)—洗象池(象池月夜,途经罗汉坡)(宿洗象池)


吸引点:洗象池,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洗浴之地。


第四天:

上午:洗象池(7.5公里)—雷洞坪(雷洞烟云、桫椤鹃海)(1.5公里 )—接引殿(乘索道)—金顶(金顶祥光、金顶金佛、金银铜殿三殿、观景台)(午餐)


吸引点:金顶,世界上最壮观的自然观景台,有世界上最高的金佛,中国最大的金属建筑群。


下午:金顶(乘观光列车)—万佛顶(万佛朝宗、万佛阁撞钟)—返金顶—雷洞坪—白云寺—洗象池(宿洗象池)


吸引点:万佛顶,峨眉山最高峰。


第五天:

上午:洗象池—九岭岗(2.5公里)—华严顶(素有“小金顶”之称、华严观云)(1.5公里)—初殿(冬季可观云窝不雪)(1公里)—息心所(4公里,途经观心坡)—万年寺(5公里)(午餐)


吸引点:华严顶,此处观景,可与金顶相媲美。


下午: 万年寺(白水秋风、仙姑弹琴、无梁砖殿、普贤铜像、佛教三宝,感受天然氧吧)(2公里)—白龙洞(白娘子的修炼之地、功德林)(1.5公里)—清音阁(1.5公里)—五显岗停车场,结束快乐的旅行—返成都


吸引点:万年寺,位于峨眉山的心脏部位,也是全国有名的寺庙。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