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峨眉山藏猕猴群集体减肥

发表时间:2006年12月14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新华网 浏览:2603

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峨眉山上生活着1200多只藏猕猴。因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太喜欢它们,喂它们吃各种美食,很多藏猕猴胖了起来,并患上了高血压、糖尿病等肥胖症。峨眉山景区不得不对峨眉山猴子实施了大规模的“瘦身计划”。  
    猴子瘦身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灵长类动物研究专家徐怀亮博士日前表示,该计划实施3年来已显现出较好的成效,猴子平均体重下降了15%,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与游客更加亲近了。  
    “峨眉山的猴肥得可以当猪卖”  
    “峨眉山老太爬树比猴快,峨眉山的猴肥得可以当猪卖。”这句话是几年前许多游客对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地峨眉山上的猴子形象的比喻。  
    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的藏猕猴,是中国特有的物种,20世纪初由法国动物学家在川藏地区发现而得名。相传,它们是这里的第一批“原住民”。几千年来,它们目睹着峨眉山不断的香火,也“享用”着五湖四海的美食。  
    “峨眉山的猴子喜欢向游客索要食物是出了名的。”峨眉山猴区管理员胡永忠说,“但这些年,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给的食物越来越丰盛,对它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猴子们当然是对游人的食物来者不拒,但没有节制、没有合理搭配的各种零食使得这群峨眉山的主人体态日渐臃肿,而且还成了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  
    “这可不是小事情。”峨眉山管委会清音阁管理处副处长简宏博忧虑地说,“它们体形上的变化直接导致生活习性的变化,行动迟缓神态慵懒,性格暴躁不肯亲近游客。”  
    猴子“减肥”需要人的理解  
    据峨眉山猴区管理员介绍,一只成年藏猕猴的正常体重为25公斤左右,而山上肥胖症最严重的,竟然达到45公斤。为此,景区自2003年开始为猴子制定了一整套“瘦身计划”:每年为经常接触游客的300只左右猕猴做活体血检;禁止游客自带食物喂猴;聘请动物营养师为猴儿们科学搭配膳食,多吃粗粮;敦促猴子运动。  
    峨眉山管委会副主任张源告诉记者:“减肥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控制饮食,这是猴群‘瘦身计划’的重要部分。”管理人员从瘦身计划开始就做出规定:禁止游客向猴子投放自带的各类食物,如果一定想要喂食则只能喂生态猴区营养师专 门配制的食物。这种专用食物中包含生花生米、葡萄干、玉米等,管理人员还会根据不同季节配制不同的营养餐。  
    “开始的时候,许多游客不理解我们的苦心。”简宏博说,“比如曾经有一位老太太在我们劝阻后对我们说:‘我这可是大老远从美国给它们带来的好吃的啊。’可以说,控制饮食最关键的就是对每天前来观光的各类游客宣传好投喂猴子的规矩。”  
    经过猴区管理人员不懈的努力,以及更多游览过峨眉山的人的传播,现在来到峨眉山的游客已经很理解猴区的各项投食规定了。成效也十分明显,目前,峨眉山上的猕猴们,体重已经基本上恢复到30公斤左右,日常活动也恢复了本来的顽皮和野性。  
    简宏博说,在国外随便向野生动物投食物是非法的。如今,我国也开始越来越尊重野生动物的原始生活状态。  
    “藏猕猴才是峨眉山的主人,这里属于它们”  
    峨眉山1998年建成了占地面积达80公顷的中国最大的生态猴区。峨眉山上猴区的守护者们在长期与猴交往过程中,还摸清了它们的习性,让它们形成了一定的条件反射。现在,管理人员能够做到用锣声和哨声召唤猴子到游人聚集地区,并且可以在一天的时间里召唤多群猕猴进出游人区,保证了普通游客始终能够与猴同乐。  
    “我们通过一系列为猴子们瘦身的措施逐渐认识到,这些藏猕猴才是峨眉山的主人,这里属于它们。”简宏博说,“我们的减肥计划目的就在于既要满足人们来到峨眉山有猴可看可玩,又要保证这些野生动物保持野性以及它们的健康不受影响。”  
    峨眉山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美称,15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长着珙桐、桫椤、峨眉冷杉等3200多种植物,栖息着大熊猫、黑鹳等2300多种野生动物。1996年与乐山大佛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面对这些可爱的峨眉山藏猕猴,张源表示:“亲近它们,爱护它们,但决不要试图改变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环境,因为它们也属于峨眉山这一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的一部分。” (完)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