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我的一天(第二期)峨眉山景区交通分局廖勇

发表时间:2015年10月10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景区交通分局 浏览:2818

正文

  我是峨眉山景区交通分局的普通职工,我叫廖勇。
  黄金周,对很多人来说,是一段充满期待和快乐的假期,可以行走在天南地北间,可以徜徉于青山绿水中,也可以足不出户,只安然享受一份闲适的平淡恬静。但是对于旅游景区来说,这样的大假,便是一次大考,而交通的安全与通畅与否,将是直接左右大考成绩的一道大题。
  凌晨三点,上班闹铃响了,虽然昨天的疲倦还未退去,但是整整23年来在景区交通一线工作所养成的习惯,还是迅速把我从睡意懵懂中拉回来。轻手轻脚从床上爬起来,不想吵醒熟睡的老婆孩子。这些天来,我出门的时候,他们还没有睡醒,等我回来的时候,他们又已经睡下,一天下来,连话都没有说上两句。如果说在峨眉山工作这么多年来什么最让我觉得遗憾,那就是我无法在任何一个节假日里陪伴他们!同样的,要说他们对我没有一点抱怨那也是假的,但不论怎样,他们都默默地支持着我。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最大的依靠。
  匆匆整理之后走出家门,一天的工作正式开启。

  坐在车上,透过车窗,我看到天仍未亮,在凌晨的寒风中,我的同事们也已经陆续到达了黄湾车场、两河口路口、零公里车场……

  今天凌晨四点开始在黄湾和零公里大石包实行交通管制,我负责的路段是雷洞坪,这是峨眉山最重要的几个交通节点之一,需要从山下坐上1个半小时的车才能到达。越往山上走,气温越低,等到了雷洞坪,嗖嗖的风带着冰冷寒意吹在身上,就像要一直冻到骨头里。走下车,搓搓有些发冷的手,我和同事们迅速走到自己的岗位上。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我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岗位和职责。

  大约三十分钟后,第一批自驾车从山下开了上来,我立即上前指挥他们停到指定地点。停车,这一件平时看来非常简单的事情,在黄金周的峨眉山,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停的位置不好,就很容易引起交通拥堵,停的方式不对,就没办法停下足够的车辆。这些事情,游客们不会知道,车主们不会知道,但我们作为景区的交通人,却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一会儿。从山下满载游客的观光车也陆陆续续到达了,我又上前指挥的观光车到达指定位置下好乘客,返空返回。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山的车辆越来越多,雷洞坪逐渐趋于饱和,按照时间上推算,从现在开始,零公里上来的车辆将把雷洞坪的所有停车位全部占满。山下不能再向上放车了,再放,这里可就停不下了。

  “零公里,零公里!我是雷洞坪,我是雷洞坪!” 我拿出对讲机开始向山下喊话。
  “零公里收到,雷洞坪请讲!”对讲机里传来清晰的声音。
  “雷洞坪车场已经饱和,请你那边开始对车辆进行分流管制。”
  “零公里收到!”

  这是经过多年摸索,我们峨眉山人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黄金周车流高峰的管理办法。

  全山自上而下,分段管制,雷洞坪饱和,车辆在零公里管制分流,零公里饱和,车辆在万年车场进行管制分流,以此类推,逐级往下。通过对车辆进行管制,对游客进行劝导分流,有效地避免了游客和车辆在一个地点扎堆拥堵,从而影响到整个景区的交通输送和运转。

  由于车辆增多,车流行进的速度也逐渐放缓,峨眉山景区公路是国家三重四级公路,双向单车道。此时正是上山高峰,上行的车辆排了长长的队伍,下行的车道却比较空。一位自驾车主也许是觉得车子走得太慢,一打方向盘,便将车开到了下行车道上,想要逆行上去。受他的影响,有几辆车也紧随其后。我赶紧一路小跑过去,很有礼貌地将他拦住。

  “您好,我是景区交管人员,这是下行车道,请您回到您的队列中,不要逆行占道,谢谢!”
  这位车主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听到我的话,很不满地说着:“为什么不让开?这条路明明是空的!你们放着有路不让走,让我们在这里龟速前进,是什么意思?”跟在他后面的车主们也大声吵嚷着。
  我也不生气,在这条公路上站了这么多年,受气、不理解是正常的,但我仍然要履行我的职责。
  “前面已经快到停车场了,开得慢,是因为我们要指挥大家到车场把车停好,请理解一下。”

  这位车主仍然不满地继续说着什么,我又耐心向他解释:“您也看到了,这条道是下行车道,一旦有下行车辆从对面开过来,您的车怎么避让呢?特别是我们景区的观光车,都是大车,根本没有避让的空间。我看您车上坐的是您的家人吧?一旦出事,您的家人都会处于危险之中,您愿意这样吗?就算事故不严重,车上人员没有受到伤害,但您逆向占道也是负全责,这又何必呢?前面离停车场已经不远,不会耽误您太长时间的。”
  听到我的解释,车主还没说话,他车上的乘客们七嘴八舌说了起来:“就是!还是不要逆行了,马上就到了,不要抢那几分钟,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车主似乎仍然不太情愿,恰好这个时候我的对讲机响起来:“廖哥,你过来一起处理一下,这里有自驾车逆行,跟下行车辆擦挂了!”
  我有些无奈地对车主说:“你看嘛,刚刚说到,就出事了!”向他打了个手势示意他回到队列,我匆匆赶到另一边的擦挂现场,所幸并不严重,只是一点轻微刮蹭,经我和同事们协调处理后,迅速将现场疏通。等我再回到方才的路段时,方才那几位同样想要逆行的车主,已经在上行车队里排得整整齐齐。

  安全,是我们向游客们提醒得最多的一件事,一个愉快的假期,一次舒心的旅行,都需要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而处于黄金周的峨眉山景区,车辆多,游客多,游客们一次不经意的调头,一次不文明的加塞,都可能造成景区公路的拥堵,甚至发生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故。出游是一件开心的事,我们也希望游客朋友们文明驾驶,安全行车。
  到了下午,金顶上的游客陆续下山,雷洞坪便不再紧张,而山下五显岗车场逐渐人满为患,车场车辆更是拥堵,两河口开始实施交通管制。我也来到两河口支援交通管理。

  “对不起,请配合管理人员,把您的车停到指定位置。”
  “对不起,请遵守交通秩序!”
  “对不起,请向下行,五显岗停车位已满!”
   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相同的话语,嗓子渐渐干哑,双腿也变得麻木,但在这个时刻,我能做的,只有坚持,而我的同事们,也同样在坚持。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