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中秋国庆错峰游,峨眉山最全攻略

发表时间:2016年9月18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zhangyi 浏览:2956

正文

  在阖家团圆的中秋节之后,相信很多人的工作已经恢复到正轨,距离国庆七天长假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但是在这短短的十来天时间里,却是错峰旅游最好的时间。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峨眉山秋日,来一场实惠美好的错峰游。
  峨眉山天气已逐步放晴,据预测,未来几天,峨眉山天气良好,空气清新,景区内酒店房源充足,车位宽松。未来十几天,正是错峰旅游的好时机。


  同时,在这段黄金错峰游的时间里,第三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将于9月22日-9月28日在峨眉山举行。42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确定参会。旅博会以展示、交易、论坛三大板块为核心。将开展峨眉高峰论坛、亚太旅行商大会、主宾国主题宣传周等八大主题活动,还将举办2016峨眉山国际登山节等互动活动。届时将不仅能体验世界各种人文风情和景色风光,更能获取丰富、优惠优惠的产品推荐,让您的眼睛停不下来,让您的脚步流连忘返。
  旅博会期间,峨眉武术两大喜事落足峨眉。喜事一:峨眉山武术文化小镇将正式对外开放,漫步小镇穿越回武林时代,栩栩如生的武术雕像、灯笼高悬的古街道、宽阔的武林广场无不让峨眉武术的魅力淋漓尽致。喜事二:9月23日,万众瞩目的国际大型搏击赛事峨眉传奇回归峨眉山,将在峨眉山市体育馆举行,各国拳王将在峨眉武林圣地上演巅峰对决。“峨眉书生”陈昌林,“金刚芭比”黄飞儿主场领衔,“太极英雄”韩飞龙、乌干达国家英雄乌玛强势加盟。系列赛的门票将在峨眉山识途旅游网发售,腾讯、网易、新浪等网站将全程直播。


  峨眉山金顶,四面十方普贤菩萨圣像历时4个多月,20多位贴金师傅虔心18道工序,用30余万张汇集了万众信徒祈福的金箔为圣像庄金。在普贤圣像落成十周年暨庄金工程圆满之际,峨眉山佛教协会拟定于2016年9月25日(农历八月二十五)举行金顶华藏寺十方普贤菩萨圣像落成十周年庄严金身圆满法会。届时全国高僧云集金顶,世界各地的善信居士、媒体共同见证这千生罕遇万劫难逢的时刻。秋高气爽的九月,登上峨眉山,在重塑金身的十方普贤圣像下为自己许下愿望,为家人祈福平安,与普贤结下福缘。秋登峨眉山,盛世拜普贤,让峨眉山的仙气和灵气为您和家人带来更多的福气和财气!


  旅游峨眉山温馨提示:峨眉山随海拔、时间的不同气温变化显著,因此,游客必须注意衣着,谨防着凉,可自备保暖衣,也可到景区内租借大衣。衣着不要太鲜艳,鲜艳的衣服容易刺激猴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宜选择一双合脚的鞋,以布鞋、胶底鞋、旅游鞋为宜,切忌穿高跟皮鞋和新鞋。
  各位游客还可以通过新浪微博@峨眉山景区、官方微信订阅号(微信号:emei517),点击“玩转峨眉”菜单按钮,并选择“峨眉山随身导”,就能进入查看景区信息,随时随地智慧峨眉在亲身边哟。
 

 

  景区旅游咨询电话:400-8196-333 或  0833-5593168
  景区官方微博:@峨眉山景区
  http://weibo.com/emeishan517
  http://t.qq.com/emeishan517
  景区官网:(可订房、订票、订餐)
  http://www.ems517.com
  http://www.ciotour.com
  官方微信订阅号:emei517
  官方微信服务号(识途网微信):ciotour
  百度直达号:@峨眉山
  

  如还有疑问,敬请拨打免费服务电话:400-8196-333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