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峨眉山荣获“2017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连续上榜14届

发表时间:2017年6月7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wg 浏览:2300

正文

6月5日,为纪念世界环境日,“2017中国避暑名山排名”在香港发布,向全球推荐。峨眉山风景区入选“2017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以“秀甲天下”名号再次荣登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该榜属于由桂强芳全球竞争力研究会(CICC)、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LCGA)环境舒适度研究室、天下口碑中心(CPPC)本年度联合研究评价完成的“桂强芳榜:第十四届(2017)中外避暑旅游目的地排名”中的一个分榜。


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评选活动其实是《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课题的延伸研究评价成果,自2004年开始每年评选一次,评选后发布当年的《中国避暑名山榜》,产生的“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峨眉山自第一届起,连续14年均荣登“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榜。

据发布机构称,本届对原评价体系进行了必要修订,修订后的中外避暑旅游目的地基本评价指标,包括:

1.具有浓郁的地域人文、生态、景观旅游资源禀赋及旅居康养产业发展优势;

2.具有夏季热月特别是最热月适于避暑的地势、海拔、气温、日照、紫外线、风力、雨量、空气湿度、空气清新度、高负氧离子量等综合旅居环境舒适度优势,宜于夏季出行的舒适度天数相对较多,极端高温、影响出行时日短促;

3.综合植被覆盖率与土地绿化率较高、沙尘与细颗粒气象影响较小;

4.主要水系水体水质较好并注意综合维护治理、公众与旅游者可获得较好亲水感受;

5.重视旅游吸引物与品牌形象塑造、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旅游市场和夏令主题活动组织;

6.重视生态保育、植被繁育、低碳生活、清洁卫生、园艺景观等营造,生态环境系统及生物多样性较好;

7.倡导绿色出行与低碳生活,善于利用山地、森林、草原、海滩、田园等自然资源为旅游者提供夏令降温、纳凉、避晒、康乐享受;

8.远足旅游者通过实地体验对当地夏季旅游舒适度给予较好口碑赞许”。


该避暑名山排名,由香港学者桂强芳主持,以环境、地理、天文天气科技和城市、旅游、康养研究人士为主体组成的民间科技课题组,在持续十四年发布中国避暑名城评价课题成果基础上,十多个年度对中国山地避暑旅游资源进行研究评价的一份专项研究成果。


该榜综合参考发布机构长期积累各地避暑名山之历史年度、近期或当期生态环境数据及夏季出行环境清凉舒适度数据,同时参考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各国气象机构、香港天文台和有关目的地公开发布之气候信息最新资讯,并尽力了解香港过境海内外游客口碑意见,而后评价结题,旨在继续向全球推举中外各类夏季清凉舒适旅游目的地,为中外旅游者避暑休闲提供一份出行参考。

峨眉山位于神秘的北纬30°附近,雄踞在四川省西南部。以其“雄、秀、神、奇、灵”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文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峨眉山是盆地升起的天庭,是当之无愧的山之领袖。

《杂花经•佛授记》中说到:“震旦国中,峨眉者,山之领袖”。唐代大诗人李白则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千古绝唱。更有“一山独秀众山羞”、“高凌五岳”的美称。

同时荣登2017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的还有:

白头相守——吉林长白山

万尊显通——山西五台山

步步生奇——安徽黄山

天人和合——云南玉龙雪山

幽雅出尘——江西庐山

晨春夜秋——浙江莫干山

炎凉已忘——河南鸡公山

空中农庄——四川曾家山

阿西里西——贵州乌蒙山韭菜坪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