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院士路:峨眉山上寻找蛙界“音乐大咖”
正文
盛夏夜骤雨初停,在海拔1300米的峨眉山半山腰,阵阵蛙鸣回荡在山谷中。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蒋珂带队、9名中小学生组成的“科考小队”在溪边找到了蛙界“音乐大咖”——仙琴蛙的踪迹。
7月31日,“科考小队”在峨眉山合影。卢璐 摄
清脆悦耳、如玉振金声,观察以独特鸣声著称的仙琴蛙,是“科考小队”此行目的之一。7月底,队员们从成都出发一路南下至峨眉山,开启了为期三天的重走院士路野外科学考察。
蒋珂向学生们展示峨眉髭蟾的手绘图。卢璐 摄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境内的峨眉山不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研究两栖爬行动物的科考“圣地”,有已濒危的龙洞山溪鲵等约30余种已知两栖动物。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刘承钊院士,就在此发现了峨眉髭蟾、峨眉树蛙等两栖动物。
“发出嘎嘎叫声的仙琴蛙在洞外,咚咚咚叫声的在洞内,声音越好听,说明洞越深。”蒋珂头戴探照灯,在草丛里抓住了一只鸡蛋大小的仙琴蛙,向队员们讲解它的发声原理,“仙琴蛙咽部位置有两个声囊,相当于两只喇叭,叫的时候声囊膨胀产生共鸣把声音扩大。”
7月30日下午,“科考小队”在峨眉山寻找龙洞山溪鲵。卢璐 摄
“老师,我想摸一下!”“老师,它是公蛙还是母蛙?”小生物迷们很多是第一次参加野外科普活动,围在蒋珂身边叽叽喳喳问个不停。特地从家乡广元赶来参加活动的李茂良,用“亢奋”来形容与小动物亲密接触的心情。在今年高考中,被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学系录取的李茂良曾多次联系成都生物研究所,想要参加野外科考,此次终于成行。他告诉记者,自己平日就喜欢读“大部头”自然科学著作,以后想从事两栖动物方面的研究。
“看到这些孩子,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蒋珂感慨道。17年前的那个夏天,包括蒋珂在内的24名中小学生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尔宓、两栖爬行动物学者吴贯夫的带领下登上峨眉山,观察龙洞山溪鲵、仙琴蛙、颈槽蛇等两栖爬行动物。
“那是改变我命运的三天,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科学家,接触两栖爬行动物学这一学科。”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蒋珂历历在目:当时他读初二,而两位老先生都已是古稀之年,却像老顽童一样热情饱满地带他们一起爬山、下水、采集标本,在野外每见到一种蛙、一种蛇,就给学生们讲解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习性。
那次活动结束后,蒋珂在书本中或课堂上,遇到自然科学方面不懂的问题会整理下来,隔一段时间,就给赵尔宓院士写信。“赵老来信必回,有时会叫我去他家里吃饭,当面给我讲解。”蒋珂说,与老先生们的交往、交流,让他找到了人生目标——成为像先生们一样的人,把对两栖爬行动物的兴趣转变为专业和职业。
如今,32岁的蒋珂已在两栖爬行类动物分类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接过了老先生们科普知识、科学精神传承的接力棒。17年前,和他一同参加那次活动的小伙伴中,还有两位也投身于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这次科考,蒋珂将显微镜、蛙类标本,以及“典藏珍品”——赵尔宓的恩师刘承钊院士民国时期的科研日记、论文、手绘图等真迹都背上了峨眉山。
“在没有相机的年代,科考工作者要在野外快速记录下动物外形、颜色的草图,回到室内再绘出准确的详图。像是画一只蛙的图片,至少要一个星期。”蒋珂拿出一张手绘宝兴齿蟾原稿向队员们说道,科考工作虽艰苦,但这些前辈们安于清贫生活,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学科。前辈们说,每当发现学科领域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后,获得的愉悦感是任何事情无法替代的。
“希望让孩子们感受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教给他们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蒋珂向记者坦言,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他们要做的,是埋下一粒种子,静待花开。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