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只有峨眉山”戏剧幻城 呈现文化魅力

发表时间:2019年8月22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光明网 浏览:2836

正文

       8月的四川峨眉山,暑意正浓,游客如织。山脚下,一座“戏剧幻城”正如火如荼地建造中,演员们挥汗如雨,为即将于9月首演的《只有峨眉山》加紧排练。

       原风貌旧村落、中国最大实景村落剧场、游客行进式观演,穿行云间,漫游“天上”与“人间”,感悟乡愁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峨眉山》将以前所未有的“戏剧幻城”形式,为观众打造一场视觉与心灵洗礼的中国文化盛宴,向世界展现中国文化魅力与名山风采。

       《只有峨眉山》是导演王潮歌继“印象”系列、“又见”系列之后,全新推出的“只有”系列的第一部公演作品,备受业界关注。该项目不仅打破传统,开创了全新的戏剧表现形式,更通过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核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展现了文化自信。

       近日,记者前往《只有峨眉山》排演现场,探访这座即将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戏剧幻城的独特魅力。

1、首开“戏剧幻城”

       “《只有峨眉山》是独一无二的,分为‘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三个部分,它将立体呈现峨眉山的极致之美与中国文化魅力。”王潮歌说。

       “云之上”是室内情境体验剧场,观众在不同的表演空间中行进式观演,在不同故事里穿梭,在云海之上,俯瞰人间;“云之中”是园林剧场,由白色砾石和白色水雾组成云海,由瓦片组成一座座屋顶,整个场景如同云海漫过屋顶,演员漫步其中,与观众相遇;“云之下”是实景村落剧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的旧村里有395个房间,百余台戏剧在这里上演。“所以,戏剧幻城的创作,是时间与空间多重维度的‘坐落’。”王潮歌说。

       《只有峨眉山》打破了“室内表演”和“静态观看”的传统,该剧首次将剧场与周边原始村落有机融合,打造了观众从室内到室外的行进式观演模式。

       据悉,《只有峨眉山》由四川乐山市委、市政府联合峨眉山旅游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王潮歌艺术团队打造,总占地规模约7.8万平方米,单场最大观众量1400人。

       “我是峨眉山的云海,我正在俯瞰你们,你们此刻正行走在巨大的万字符上,只是不自知而已。”在《只有峨眉山》彩排现场,记者被这段开场所震撼。一群人行走在“万”字形舞台之上,他们来自行行业业,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与传统的观剧模式不同的是,在这个室内剧场,观众大部分的时间不坐在观众席上。在开场戏之后,观众将被引导着走到“万”字形舞台边,近距离感受“万”字空间内随着“爬山”剧情所不断升降变换的小舞台。

       接下来,随着行走在不同的观演空间,观众将分别走进“背夫”“废墟”等剧目,感受不同的戏剧故事和人生体验。而在“云之上”室内剧场之外,更加广阔的“云之中”和“云之下”实景剧场,等待着观众去探访和融入,在时间穿梭中感受“人间天上”的人生漫游。

       《只有峨眉山》通过“云之上”“云之中”“云之下”的呈现和体验,在各个艺术场景中讲述在峨眉山发生的不同故事,让观众跟随故事主人公一起探索人生真谛,弘扬正义、奉献、真诚、向善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最大实景村落剧场

       在“云之下”实景村落剧场的一条小巷里,有一个方正的大院子。房门口,62岁的姚仕元正端着筛子,精心挑选当地特产的一种清茶。

       土坯大房位于川主乡高河村,姚仕元曾经是这里的村支书,现在高河村的村民已经全部搬走了,原来的村庄旧址经过修整与加固成了《只有峨眉山》的“云之下”部分,姚仕元也回到了这里,做起了戏剧幻城的一位素人演员,他需要表演的就是他曾经的生活。

       “这是我们的茶叶,你看看?”姚仕元抓了一把茶叶放到记者的手中,让记者感受茶叶的清香,他说,以前院子里住满了人,院子里小孩打闹的嬉戏声让生活充满了情趣,他也可以在门口和邻居边摆龙门阵边挑茶叶。

       “其实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姚仕元的生活,他们还可以看到很多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生活,包括他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只有峨眉山》项目组的薛森予说,旧村落以20世纪80年代的招工浪潮为背景进行重建,观众可以任意穿梭其中,到不同的点位去感受一个又一个小故事。

       据了解,“云之下”共有395个房间、48栋旧舍、27个旧院,处处都有戏剧上演,如果观众想要看完整个戏剧,要花费6天时间。王潮歌说,打造“云之下”这样的实景村落剧场还是第一回。在这里,观众看一场戏时,只能看到一个局部。戏剧先会有很清晰的带引,让观众看到戏剧的内核,然后会给观众充分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在我们表演的时候,任何观众都可以到我们的面前,我们会和他们有互动,他们也可以在我们表演的时候,到我们的房间、院子去触摸我们生活的一点一滴,这种直观带入的方式其实让他们从看客变成了主角,他们不仅有选择的权力,还有表演的权力。”演员李世明说。

       在王潮歌看来,这个中国目前最大的实景村落剧场,不仅仅是开拓了新的表演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它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个峨眉山脚下最普普通通的小村庄的原貌,为人们保存了一段珍贵的回忆、一抹难以割舍的乡愁。

3、唤起观众内心共鸣

       为什么名为“只有”?因为只有在峨眉山,观众才能与这部戏剧产生共鸣。

       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年到峨眉山来的游客虽然众多,但他们更多的只是“爬山—拍照—下山”的打卡式旅游,把美景留在手机上就算“到此一游”了。而《只有峨眉山》不仅增加了旅游的丰富性,而且能让游客去思考与感悟“我为什么来峨眉山”“我在峨眉山看到了什么”。

       “我们首先立足于峨眉山几千年的历史里与四川大范围的民情里。”王潮歌说,峨眉山作为中国佛教名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拥有非常深厚与可贵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只有峨眉山》至关重要的“落脚点”,它们都与四川的地域特征密不可分。

       背夫,峨眉山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日出东来又落西,峨眉背夫汗雨飞;滴滴汗洒佛田土,斑斑泪染杜鹃啼……在“云之上”中,一群老背夫背着几大袋的货物,老人们手拄着拐杖,一步又一步艰难攀爬着陡峭的山坡。

       戏剧中背夫的故事是峨眉山几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只是背夫群里不仅有老人,还有妇女,甚至十多岁的娃娃。几千年来,他们每一天都会从山脚往山上运送物资,一趟一趟地往返,他们用脚步丈量着峨眉山,也用脚步筑造了今天的峨眉山。

       “大家都说四川人生活安逸,其实他们是在辛苦以后的安逸。改革开放40多年,工地上到处都是四川籍的民工,他们干活好、干活漂亮,他们的安逸都是自己创造的。”王潮歌说,其实,《只有峨眉山》是在展现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希望所有人都像背夫一样坚韧前行,攀到山顶。到达山顶以后,会像站在云彩上一样,俯瞰一个更美好的人间。

       “背夫”剧目,只是这座戏剧幻城中的一个片段。《只有峨眉山》正在努力打造更多的剧目以唤起观众的共鸣。“亲情”剧目、“奋斗”剧目、“追梦”剧目、“乡愁”剧目……这些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剧目,往往与每一个观众都息息相关,每一个观众都能在剧目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将自己代入剧目中去遐想。

       在王潮歌看来,整个戏剧幻城其实就像一个修行空间,当观众走进里面,会随着剧场的设计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修行,每一次修行都会是心灵的一次锤炼,多一次锤炼,就会多一分超脱。当观众再次走出剧场后,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场场戏、一个个故事,收获的更多是人生观的指引与感悟。

来源:光明网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