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峨眉武术:三大流派之一光辉满江湖

发表时间:2011年8月3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 浏览:2992

7月15日,本届武术节报名工作圆满结束。目前,共有107支队伍、1359人报名参赛,创下历届武术节新高。


“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参赛了。第一届武术节时,我们慕名而来,通过学习和交流,有非常大的收获。”意大利代表队领队喻波表示,作为与少林、武当齐名的中华武术三大流派之一,峨眉武术在中华武术史上、在当今世界武林中,拥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在多数人眼中,峨眉武术极为神秘。实际上,峨眉武术泛指四川武术乃至西南武术。它发源于峨眉山,在3000多年历史长河里,最终“光辉满江湖”。


起源:源于殷商距今3000多年


严格意义上的“峨眉武术”,是指产生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四川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武术的总称。据史料记载,峨眉武术源于殷商,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据《华阳国志校注》记载,周武王伐纣得到巴蜀之师的相助,巴蜀武人英勇善战、武艺高强,奠定了峨眉武术技击发展的基础。而据《峨眉山县志》、《四川武术大全》记载:战国时期,“白猿公”司徒玄空模仿山猿,创编出武术套路“峨眉通臂拳”,并创编了“猿公剑法”。而司徒玄空本人,也因此成为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


到了汉魏时期,道教已传入峨眉山。道士们居洞穴炼道术,创出旨在“天、地、人合一”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这种方法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并不含技击目的。但后来,这种养生功夫还是融入武术之中,成为武术中的一部分。


之后的隋末唐初,峨眉山吸纳了少林高僧云昙,开始在峨眉武术的基础上融入了外家拳法与功法。后来,峨眉山僧人便以此拳法为基础,结合佛教修习禅观之法,吸收道家养生功和民间狩猎功防技艺,融合一体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成型:成于南宋形成一大流派


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峨眉山金顶白云禅师,运用道家、医学家之阴阳虚实,人体盛衰的机理,结合僧门武术中的动静功法,创编成《峨眉气功》,又称《峨眉十二桩》。又有德源长老,集僧道武术之精华,结合自己练功体会,编撰成《峨眉拳》一书。到此,峨眉武术终于有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到了明代,峨眉武术更强调武术与气功的结合,所谓“练功不练拳,登峰难上难;练拳不练功,老来一场空”。明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唐顺之曾来峨眉山,观看一道人的武术表演,写下了《峨眉道人拳歌》,形象地描述了道人的精湛武功:其硬功,一顿足则“岩石迸裂惊沙走”;其柔软,“百折连腰尽无骨”;其灵活,“一撒通身皆是手。”从起势到收功,动作变化莫测,套路清晰完整。


明代吴殳著的《手臂录》中讲道:“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遇异人授以枪法……枪法一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施,破诸武艺”,其枪法又细分为治心、治身、宜静、宜动、攻守等篇。


至此,“峨眉武术”成为中华武林中一大流派。它是集道教、佛教的养生练功方法和医学治病强身原理,以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通过长期实践、总结而成的各种徒手或器械攻防格斗功夫、套路。


鼎盛: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


明末清初,峨眉武术的拳种流派已大有发展。峨眉山白龙洞湛然法师所著《峨眉拳谱》一书中,把峨眉派武术概括为“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皎皎峨眉月,光辉满江湖。”


“五花”指拳派流传的地域;“八叶”指“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个门派。而各个门派都有自己的特点,其传人更是遍及国内外。


如“八卦门”最有影响的传人董海川,在江南游历时初学少林罗汉拳,后来到峨眉山得道家修炼的启示,不断丰富、整理、完善了八卦门拳套。此拳现流传于重庆、成都、宜宾、自贡、雅安等地区。


又相传峨眉山万年寺旁一道长,在深山长期观察群猴相斗和蛇兽相搏之态,取猴的机灵、蛇的柔猛融入拳中,创编出“火龙滚”为主的拳术。并因万年寺楹联中有“黄林”二字,遂取名“黄林派”。


清嘉庆年间,峨眉山龙神堂极善大师结合自身经验,创出新路苦心琢磨练成“乌龙拳”。清末,峨眉山仙峰寺太空法师及徒弟神灯长老,与九老洞清虚道人合作,创编了一种有别于各派的拳术,因太空法师禅师修在子午二时,故称“子午门”。


此外“侠家拳”是侠客李胡子从峨眉山学去的;“白眉拳”是峨眉山白眉道人所创,此二拳现流传四川、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法门气功十八段”、“虎爪拳”、“蛇拳”、“鸭拳”、“浪子燕青拳”、“跛子拳”等均为峨眉僧、道创编,目前四川境内都有传人。华西都市报记者丁伟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