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马元祝建议立法保护自然遗产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日前,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作为在2011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领衔提出制定自然遗产保护法议案的代表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元祝先生,受邀列席了本次常委会会议。
据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汪光焘在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报告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交付环资委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时介绍,中国制定自然遗产保护法已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和2011年立法工作计划。近一年来,为了配合常委会做好草案的修改和审议工作,使立法基础更加扎实,同时加深社会有关方面对自然遗产保护立法的理解,全国人大环资委根据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形成了一系列专题论证报告。目前,已完成了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并已将草案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议案提出的各项建议,已在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中得到充分地体现。
马元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以国家立法的方式对我国自然遗产加以保护,是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保障,是文明和社会进步的体现。“自然遗产保护法草案充分吸纳了代表议案提出的各项建议,我深受鼓舞。”提出制定自然遗产保护法议案的目标是反映社会和百姓的迫切需求,提高全社会对自然遗产的关注,推动保护工作的开展。“现在能够把保护自然遗产的重要性摆在国家的最高层面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自然遗产的法律意识,这已是提出议案的最大收获,相信我们的持续建言一定能变为现实。”
装着民生上两会,认真履职促发展。马元祝表示,全国人大代表酝酿出一个高质量的议案很不容易,需要大量调研、深入思考和高度责任心。同时,还需要深入学习法律,使议案符合宪法要求。有时,议案需要多次提出才能推进相关立法的完善,这就需要人大代表具有持之以恒的责任心。
据了解,作为来自四川众多风景区的唯一一名旅游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首批旅游骨干龙头企业“掌门人”、旅游工作的行家理手,执掌峨眉山风景区帅印近20个春秋,创造了一项项令人刮目相看的“金顶高度”,创造了崭新的峨眉山旅游度假体系,成为国内旅游行业内教科书式的样本。2008年,马元祝首次参加“两会”,率先提出了当前四川旅游的着力点就是要以精品旅游线路连接各个景区、景点、城市,整体推动全省旅游发展思路由形象宣传为主向形象宣传与旅游线路并重转变。该思路的提出,受到了近百家新闻媒体的采访或刊载,得到了四川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该思路的促动下,四川随即召开了全省旅游精品线路统筹工作会。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马元祝积极组织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扛起了四川旅游恢复的大旗,把成乐峨、渝乐峨打造成为震后四川旅游精品线路的龙头,有力促进了全省旅游经济的恢复。2009年,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马元祝代表提交了《关于加快恢复振兴四川旅游产业的建议》,同时是四川首位提出恢复五一黄金周建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各地激起了千层浪,得到了越来越多民众的呼应。2010年,马元祝在“两会”上,又分别就“加快推进低碳旅游科学发展”、“进一步稳妥有序地改革户籍制度”、“深化改革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消费”、《关于加快确定“中国旅游日”并将之设定为法定假日,切实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建议》等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2011年,马元祝又建议对劳动资本密集型企业实施减税、加快制定自然遗产保护法等等,在全国均引起了强烈关注。
四年的认真履职,让马元祝对人大代表的作用发挥有了自己的思考。马元祝说,代表提议案第一要有针对性,并为之锲而不舍;第二,要有可行性,要看到问题更要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第三,一定要扎实,要带来最鲜活的东西。“因为你要真正代表老百姓,这不仅仅是自己一个人通过大量阅读和思考可以完成的,还需要你真正去走访、调研,去了解现实生活。”
在调研中,马元祝发现,在保护文物遗产方面,我国有《文物保护法》,大家都知道,文物碰不得,破坏了就得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在保护自然遗产方面,我国自然遗产保护立法仍是空白,至今没有一部完整的遗产保护法律,自然遗产保护地的建设和管理缺乏规范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在保护、管理自然遗产上就收不到实效。如今,伴随商业和旅游业等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遗产承受着巨大的过度开发的压力,正在加速我国自然遗产资源的损耗,保护工作面临许多困难,保护形势日趋紧迫。所以,我国非常需要一部针对自然遗产的保护法。为此,马元祝领衔提出议案,建议加快制定自然遗产保护法的立法进程。结合我国现行的自然保护区制度和风景名胜区制度明确我国的自然遗产范围,明确有关人民政府保护自然遗产的责任,明确自然遗产保护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规范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等等。
据悉,四川峨眉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秀绝天下,每年前来观光、礼佛的游人香客数以百万计。其遗产保护工作被联合国遗产专家评价为“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典范”。这其中,包含了中国首位“世界遗产旅游推广奖”得主马元祝在保护自然遗产方面的诸多思考和经验。峨眉山的解决之道非常值得借鉴。峨眉山154平方公里的核心景区内有1个乡、16个村、1.6万多名农民,是全国风景名胜区中农民最多的景区。如何让村民积极参与遗产保护管理,分享遗产保护带来的利益?峨眉山采取了确保农村致富、以旅游反哺农业、景乡一体化等多项举措来保证当地居民权益。马元祝说,要让当地居民有保护峨眉山的积极性,得先让他们认识到景区保护的好处,并从中尝到甜头。我们提出了和谐共荣、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景区经济建设思路,依托中国珍稀有机绿茶“峨眉雪芽”品牌,开展景区农民致富及旅游业反哺农业工程,形成独特的峨眉山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景区保护、管理与开发并举,旅游经济收入日益增长与农民群众生活迅速走向富裕的文明和谐发展之路。(西南商报赵蝶)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