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战峨眉》评说⑤】:看各地如何打造“影视旅游”品牌
胡川
近年来,选择旅游景区作为影视剧拍摄的外景地,成为影视制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因此,旅游景区的选择也日益受到重视。甚或可以说,一个景区的自然、人文环境的优劣,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部影视剧拍摄成功与否。反之,景区也会因为一部优秀影视剧的热播而名声大噪。日前,电视连续剧《密战峨眉》在央视热播,引起了不少观众的热议。大家关注的热点不外乎集中于两个方面:该剧究竟能给峨眉山乃至乐山带来多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能否提高峨眉山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乐山历史文化在剧中有多少真实,能产生多大的“营销效应”?在看完这部电视剧后,笔者心中同样存疑且质疑。
重庆武隆因张艺谋“黄金甲”声名鹊起
每到一地,总能看到与影视相联系的旅游内容,这是笔者在旅游中感触很深的一点。到云南的大理,徜徉耳海,就想到电影《五朵金花》;前往重庆武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黄金甲”中的外景地已成为当地一块旅游招牌;都说丽江是“艳遇之都”,是因为看了《木府风云》……,无疑地因为上述影视剧作,其景致成了当地旅游的一大卖点。
电影《少林寺》影响一代人
此外,由影视剧带热一个地方旅游更不乏其例。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上映后,少林寺成了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上世纪90年代初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特别是后来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使乔家大院更成为国内一大旅游热门。
在各地景区有意识和影视结合之前,《庐山恋》的出现已经无形为庐山做了最早的推广
笔者认为影视和景区结合的最好的一部电影是《庐山恋》。因为这部电影本身成了景区的一部分,片中的俊男美女、浓烈的色彩、唯美的自然风光,影片一公映就吸引了许多人到庐山旅游。庐山也成了“浪漫爱情”的代名词。庐山电影院也有一段传奇,原为基督教堂,改为影院后1980年开始放映《庐山恋》,一放就持续了30年,而且就只放《庐山恋》这一部影片,并创造了各地不能超越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于是,看《庐山恋》现在已成为大家游览庐山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不看《庐山恋》,枉来庐山游一遍”。电影票上标着每位观众的人数记录,现在已排到了180多万观众。在历史悠久的教堂里观看一部中国式爱情的老胶片电影,成为一种难得的旅游体验。2010年,电影《庐山恋2010》再续前缘,与吉尼斯世界纪录一起,把当年《庐山恋》引发的庐山旅游热潮继续延续。因《庐山恋2010》的主要场景在南京,由此也带热了南京市的一日游。
乔家大院因电视剧《乔家大院》成为国内一大旅游热门
笔者认为,决定影视能否带火旅游的因素有多种。旅游之“花”能否如意绽放,最核心的是片中出现的风景、人文会不会激起人们由衷的向往。影视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影视作品往往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产生潜在的吸引力,一旦旅游条件具备,观众就会到影视拍摄地游览,回忆和体验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经历,印证故事片断的发生地。所以说,人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和印象将会深远地影响着旅游者的消费决策行为。众多影视作品的成功给影视拍摄地带来了知名度,影片在展示拍摄地美丽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够挖掘拍摄地内在的文化魅力,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扩大拍摄地的知名度;而选择风景优美、久负盛名的旅游地来拍摄影视作品将无疑大大增加影片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观看。
而峨眉山的美景在《密战峨眉》中实在屈指可数,也没有体现浓郁的乐山地域特色,甚至有很多场景是在洪雅的柳江古镇取景。比如片中峨眉县长沈敬斋的沈府就是在柳江的曾家大院拍摄。乐山有那么多的人文素材,但在片中几乎没有呈现,不看片名还真不知道和峨眉有关系,这部片子实在是难以引起大家对乐山、峨眉山的向往,纯属一部商业谍战片,没有文化亮点,或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相反地,反而会产生一种误导,让世人以为乐山对中华文明保存保护的“侔鲁壁之功”乃是“夸大”,以为峨眉山雄奇秀险的甲天下美景也不过如此而已。
这部电视剧也许算是对乐山文化旅游营销的一次积极探索,但笔者更希望乐山今后能借助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充分把握机遇,认真研读影视推广“模式”,积极包装与策划,借助影视手段,打造影视旅游,从而推动乐山文旅经济的快速发展。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