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故宫文物南迁》和读者见面 再现峨眉山护宝传奇

发表时间:2012年11月27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伍策 王月婷 ... 浏览:2522

峨眉山

中国网11月26日讯 记者从四川有关部门获悉,经过近百次的修改、核实,近日,由四川乐山市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主编、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公开出版的大型文史资料《故宫文物南迁》,正式和广大读者见面。

据悉,国难当头的抗日抗战时期,为保护国家级珍贵文物的安全,逃避战火和落入敌手,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了一场举世罕见的珍贵文物大迁徙,千里迢迢,艰难跋涉,历尽千辛万苦。其中一部分文物(9000多箱),于1939年自南京迁往四川,后由重庆、宜宾辗转,最终存放在乐山市中区安谷镇6祠1寺;另一路文物(7000余箱)经过陆上运输,经成都到达峨眉山,存放在峨眉山大佛寺和武庙(故事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电影《密战峨眉》);这两批珍贵文物,在乐山峨眉山两地前后存放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无一毁损,终于完璧东归,创造了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在这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乐山人民为保护文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其间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取得“功侔鲁壁”的赞誉,堪称实至名归。故宫文物南迁乐山,在乐山抗战文化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对这段史料进行认真挖掘、研究,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作为“抗战时期的乐山丛书”之一的《故宫文物南迁一书,装潢精美,图文并茂,从故宫文物南迁路线到护宝往事,从护宝村民到文保工作者……通过口述历史、原生态资料,真实地记录这段历史,内容翔实,生动具体。收录的研究史料性回忆、考据、史料性文章16篇,包括《抗战期间故宫文物之保管》、《故宫文物在乐山》、《故宫国宝目睹记》、《故宫文物在峨眉》等。

《故宫文物南迁》一书, 通过一桩桩历史事件回放、一个个历史剪影合集,多角度、全景式反映“国宝长征”中乐山的方方面面,再现了当年故宫文物南迁的整体过程以及军民护宝的历历往事。这既保存了重要地方历史资料,又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勾勒出一幅幅时代风云画面,使抗战时期乐山人民保护国宝的辉煌壮举,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该书的出版发行,为研究中国当代文物史、抗日战争史、故宫文物南迁史,提供了许多翔实、细致的第一手资料。一卷在手,“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尽显其中,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