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生态至上保护优先 峨眉山打造优秀生态旅游景区

发表时间:2013年3月11日 新闻来源:中国网 作者:admin 浏览:2766

详细内容

  多年来,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树牢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化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下大力气狠抓自然资源和生态景观保护,使景区始终保持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环境,实现了“资源丰富保护完好,全国一流;环境整洁舒适优美,全国一流”的目标,景区先后荣获“全球优秀生态旅游景区”、“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先进单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和“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第一名。

  坚持规划领先,严守“三个坚决”。峨眉山严格按照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的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促进景区保护,使景区资源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严格实施 “三个坚决”的保障措施,即:凡是对景区有破坏的项目坚决不上,凡是没有列入规划的项目坚决不上,凡是影响景观、有碍观瞻的建筑物坚决拆除,使景区生态环境、景观品位得到极大的优化、提升。

  坚持科学管理,创新保护措施。管委会按照景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将核心景区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个保护层级,核心景区又分为生态保护区、植物景观区、珍稀动物群落保护区、游览区和生活服务区,严格实施分区保护、分类保护、分级保护;在景区全面实施退耕还林,森林覆盖率达96%,绿化率达100%;对景区1万多株古树名木进行了建档立卡、挂牌保护,实行“户籍管理”。同时,投入1亿多元建成了景区数字化保护管理中心,极大地提升了景区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在景区布设了11个大气、地表水、噪声监测点,配备了环境监测车、汽车尾气测试仪等现代化监测仪器,建立健全了景区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处理系统,景区环境监测硬软件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了10余座污水处理厂(站),景区污水深度处理率达100%;对景区固体垃圾实行分类收集、日产日清,全部运出景区处理,确保了景区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提升,大气、噪声、地表水质量等均达国家一级标准和国际标准。

  坚持全民参与,构建长效机制。峨眉山景区坚持宣传先行,多渠道开展生态文明保护宣传教育,将生态保护纳入各单位、部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景区村民开展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并通过游人中心、博物馆、咨询点等渠道,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低碳旅游、绿色消费,不断提高景区广大干部职工、景区村民及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有效激发了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每一片土地。

  通过扎实深入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峨眉山―乐山大佛景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推进了景区旅游经济大发展、文旅产业大提升。目前,管委会进一步坚持生态至上、保护优先,着力把峨眉山-乐山大佛建设成为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会展商务、美食购物、康疗养生、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黄金旅游大市场。(秦福荣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区管委会党委书记)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