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峨眉山历史首次关闭内幕
详细内容
报国寺游人如织
中国经济网7月22日成都讯(记者 唐莉 郭盼盼)炎炎夏日,遇到了连连暴雨,四川旅游一度让人不容乐观。进入7月份以来,强降雨天气袭击四川,造成部分地区受灾严重,不为外人所知的是,位于四川西南部的峨眉山景区却一直没有出现特大暴雨。7月16日-17日,接连两道“封山令”,打乱了众多游客的出行安排,峨眉山景区的实际受灾情况也变得扑朔迷离。?xml:namespace>
作为四川旅游代表性景区,峨眉山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景区关闭,自然引起了广大游客的热切关心、关注。近日,记者也深入景区腹地,了解“峨眉山首次关闭景区”背后的故事。
景区责任为重
7月已是旅游产业的暑期旺季,当记者来到峨眉山脚下时,陆陆续续看到来自各地不同车牌的车辆驶入报国寺游客中心停车场。距离景区恢复正常开放已有2天时间,此时的峨眉山或许重新开启了“忙碌”模式,记者也现场采访了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辉先生。
对于此次景区暂时关闭,杜辉说道:“景区完全是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来决定的,也许在外界来看,主动关闭景区3天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是站在对游客生命安全负责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据了解,在四川最近连续的强降雨环境下,峨眉山的降雨量很小,峨眉山高中低山景区、景点、游山步道完好无损,无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发生,景区内公路交通也正常畅通。
当记者问道,峨眉山的关闭对景区的门票收入及附带产业带来的影响时,杜辉表示:景区肯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作为一个责任当头的景区,一直是把经济效益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游客生命为第一要务,这也是我们景区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
据介绍,对于已经预订、购买峨眉山门票的游客,景区也采取了全额退款的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了游客的损失。此外,在景区工作人员悉心指导下,部分外地游客选择在峨眉山市区景点游览、品尝四川美食,等景区恢复正常开放后再度登山。
据了解,去年同期7月17日-19日,峨眉山景区购票游客量均达到了15000人次/天,景区内酒店、农家乐等度假中心也迎来除节假日外游客数量的顶峰。景区现已全面开放,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峨眉山对游客郑重承诺,峨眉山是安全的,请游客放心游玩。
游客安全至上
这次大面积的暴雨天气,四川多地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影响,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峨眉山景区的受灾都很小。始源于中生代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以花岗岩为基础岩系的地质结构轮廓,加上整个山体主要由3000多米的玄武岩构成,岩层质地坚硬,结构稳固。不仅如此,峨眉山多年停耕还林,森林覆盖95%以上,景区植被完好,都对水土保持起到良好的作用。
据介绍,景区管委会很早就建立了完备的山体险情排查数字预警系统,在公路交通、步行道、山体地质隐患点等区域,都有完善的实时视频监控和人员勘测侦察设备。此外,景区管制期间,工作人员全员上岗,景区也采取了医疗、抢险等抢险应急保障队24小时值班制度等措施,以保证广大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峨眉山脚下报国寺附近,一位小卖部老板王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在这经营小卖部很多年了从没听说过峨眉山出现重大的自然灾害事故,就连2008年地震的时候绝对大部分建筑也都没受影响。但同时表示对于这次景区的暂时关闭还是表示理解、支持,毕竟是为游客的安全负责。
旅游复苏有道
作为资源丰富的旅游大省,四川近年来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旅游业确实遭受了严重的考验。
现如今,如何复苏、重振四川旅游,成为了景区和相关部门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对此,杜辉认为:四川旅游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主要景区受灾较小,但影响很大。首先景区需要加强应对地质灾害安全宣传,及时做好交通道路的清理、疏导、巡查等工作。同时,需要包括媒体在内的各个宣传平台要及时公布受灾景区的最新进展,向外界及时传达四川旅游安全的信息。
此外,杜辉还建议各景区强化基础设施的配备,为游客撑起强有力的安全保护伞。推动景区旅游产品的多元化,实现休闲、度假、文化、生态、美食等多种产品全面开发,形成综合度假旅游模式,只有旅游产品、服务创新才能摆脱过分依赖观光旅游的尴尬处境。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