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成绵乐客专试跑 59分钟从成都“飞”拢峨眉

发表时间:2014年10月31日 新闻来源:峨眉山旅游网 作者:熊浩然 伍迪 ... 浏览:2559

正文

【华西都市报】

记者/熊浩然 实习生/伍迪 摄影/杨涛

       10月3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和部分网友登乘检测动车,从成都南站出发,先向南行至峨眉山(微博)站,再北至江油站,最后返回成都东站,率先体验了成绵乐客运专线的全貌。整个行程测试时速约为200公里,全程耗时4个小时左右。

       成绵乐客专今年9月10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11月初结束。在正式投入运营之前,还将进行空车试运行以模拟实际运营状态。成绵乐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全线正式投入运营预计在今年12月中旬,预计单向输送能力将达到8000万人/年。

【记者体验】

硬件支持 每排座位设充电口

       30日上午,记者和部分市民在成都火车南站登上了检测动车。该检测动车为CRH2A型动车组,成绵乐公司相关负责人俞平说,该型号的动车组很有可能便是正式投入运营时使用的动车组。

       CRH2A型动车组共有8节车厢,由一等座、二等座和餐车组成,核定载员为600余人。每排座位下均有充电插口。车厢之间设有蹲位和马桶两种洗手间,整列车还有一个无障碍洗手间供残障人士使用。车窗旁配置有安全锤,车厢之间备有干粉和泡沫两种灭火器。车内准备有急救箱,乘务员也都进行过急救培训。

       记者亲身体验了一等座和二等座后发现,除了座椅构造和每个旅客的“专属空间”略有差异外,整体乘坐的舒适程度都很不错,在4个小时的行程中,几乎没有感觉到车体颠簸和运行噪音,想在车上打瞌睡完全没问题。

乘坐感受 沿途赏景宽敞舒适

       因为隧道占全线的比例较少,不想打瞌睡的旅客可以选择观赏沿途风景,农田沟壑、湖光山色绝对有一款适合你。此外,还不用担心突然到来的隧道吞掉手机信号,大部分手机用户全程都可以享受良好的通讯服务。

       作为一条高速铁路,成绵乐铁路全线由每根长500米的钢轨无缝焊接而成,且首次使用了淬火钢轨。正因为没有传统铁路的接口缝隙,所以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旅客几乎感觉不到铁路轨道带来的颠簸感,而且除了车本身运行发出的声音外,几乎没有其他噪音。车厢整体的构造简洁,宽敞舒适,灯光亮度也比较柔和。

       此外,淬火轨的性能更好,可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据设计方中铁二院的相关负责人绍,成绵乐铁路在设计时尽量截弯取直,采用大曲线半径的高架,最长的转弯曲线半径达到7公里多,最小的也有约2公里,因此从视觉上来看,铁路是一条直线,从而能够保持动车的高速运行。

行驶轨迹 4小时跑完南北线

       8点上车后,动车首先驶向南线方向,8点27分到达眉山(微博)东站,在短暂停留之后,列车继续向峨眉山方向行驶,9点02分左右到达峨眉山站。随后,动车返回成都东站沿北线测试,经停德阳(微博)、绵阳 (微博)后抵达江油,最终返回成都东站。

       根据列车内的速度记录设备,整个行驶过程中动车的速度保持在200公里/小时左右,除开到站停车的时间外,总共花费约4小时左右。

       联调联试的相关负责人张伟民说,这是因为此次供体验的检测动车是用于联调联试中场景测试这个项目,所以速度并没有提到最快,“整个测试中,按照规定我们最快进行了275公里/小时的测试,运行完全没有问题。”

联调联试接近尾声 预计12月中旬投用

       成绵乐客专从今年9月10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包括检测列车检测、逐级提速试验、信号系统测试试验、全线拉通运行试验等内容。联调联试将对成绵乐客专相关线路轨道、供电接触网、通信信号、客服等系统的功能、性能、状态进行综合检测,并予以优化和调整。

       “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各种测试,将整个线路的所有设备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以满足正式运营的要求。”张伟民说,根据目前的情况,原计划在11月9日的调试可能于11月6日提前结束,接下来将进行为期约1个月的行空车调试,“就是在不载旅客的情况,模拟实际运营,为开行做最后的准备。”

       如果不出意外,成绵乐客专将于今年12月中旬正式亮相投运。

拟公交化运营 高峰时10分钟一趟车

       目前,成绵乐客专具体的行车时刻表尚未出炉。

       记者现场从成绵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动车开行将拟公交化运营,动车的发车趟次会比较频繁,高峰时段可以达到10分钟一趟,初期运营速度为250公里/小时。

       另外,该负责人透露,在实际开通运营后,运营方将根据实际的客运流量来制定相应的运营模式,有可能设置沿线车站均停的列车,也有可能设置两站之间直达的列车。

       届时,动车将把成都、绵阳、乐山(微博)等城市快速串联起来,只需不到1小时,旅客可北至江油,南至峨眉。3000万沿线居民将打破城市间的交通束缚,实现快速往返。居住地和工作地不在同一个城市不再是梦想。

连接西成、成贵铁路 未来有望8小时飙北京

       不久的将来,成绵乐客专还将在江油站对接新建的西成铁路,向北经广元(微博)至西安与郑西高铁客专、京广客运专线相连,形成成都至北京的8小时快速客运通道。往南则将通过成贵高铁客运专线乐山至贵阳段南延到贵阳,连接贵广高铁客运专线,形成到珠三角的8小时经济圈。

       “成绵乐客专不仅是川内重要的交通通道,也是四川铁路连入全国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条铁路将带动沿线城市的互动和交流,促进四川相关区域的经济发展。”铁路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体验故事】

      和媒体一起登车体验的人中,还有一部分是铁路部门通过网络活动抽出的铁路爱好者。25岁的李宏飞和22岁的吴迪便是其中之一,乘坐着检测动车体验成绵乐的全线情况,两人都直呼太激动了。

扯谎请假来体验 遗憾没能感受最高速

       李宏飞是土生土长的德阳人,也是一个资深的铁路爱好者,从2009年,他便开始关注成绵乐铁路的相关动态,遭遇了数次“跳票”后,他终于等来了“黎明的曙光。”

       “说实话,真是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李宏飞说,为了争取到此次体验资格,他花费了很多时间在铁路部门的网络活动上,得知自己被选上后,他激动了老半天。

       不仅拿出了自己最好的相机准备记录动车情况和沿途风景,李宏飞还冒险跟供职单位撒谎请假,以身体不舒服要看病为由争取到了一天的假期,“这条铁路太吸引我了,要是错过这个机会我肯定要后悔死!”

       尽管对当天的体验情况颇为满意,但是李宏飞还是表达了一丝遗憾,“听说有望可以开到275公里/小时的,结果没体验到,算是最大的遗憾了吧。”一位成都试乘网友掐表算了一下,从成都到峨眉山,不算中途停靠时间,一共用了59分钟。

大学生点赞 不用挤大巴了

       吴迪来自眉山,因为在成都一大学求学,她时常要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此前,因为铁路交通不便,她只能选择乘坐大巴。

       “太不方便了,坐大巴的人很多,我还要提前一天买票,不然可能就买不到了。”吴迪说,因为买票和乘车不方便,她曾经遇到过着急来成都但找不到车的窘境,最终花了不少钱包了辆“野租儿”过来。

       吴迪说,动车开通后,她肯定会选择乘坐动车来回成都和眉山,“必须点赞,动车的环境也比较好,速度也很快。确实很方便。”

【站点介绍】

       成绵乐客专北起江油市,途经绵阳、德阳、成都、眉山、峨眉,南至乐山市,全线310多公里。线路共设置 21 个站点,其中新建站房15个,改造站房6个,江油、乐山发出的列车均以成都东站为终点站。

       而南线终点站峨眉山站距峨眉山景区天下名山牌坊约1公里,连接峨眉山市中心与该站的一条新道路也在修建当中,今后旅客到峨眉山景区游玩或到市区吃小吃、逛街都比较方便。

青莲站

●青莲因李白而蜚声中外,所以青莲站车站的设计融入唐代建筑的“唐风、唐韵”及现代建筑的“简约、时尚”的设计手法为一体。

成都南站

●成都南站的设计对四川整体地域地貌特征进行了符号性提炼及抽象性地表达:山川意向与民众奋发进取的时代人文气概两种精神意象进行整合,形成了具符号意味的“名山胜川”意象。

乐山站

●乐山站站房设计舒展层叠的体块犹如展开的佛手,圆润饱满,吉祥而充满诗意,幕墙如纯美的莲花,又似 纷 繁 的 海棠。向精密深邃的宗教文化致敬,又隐约回应乐山“海棠香国”的古称。

峨眉山站

●峨眉山站站房采用多重层叠屋顶,充分吸取景区建筑的特质,与峨眉山势相呼应。

双流(微博)西站

●双流西站的设计以“蜀中印象 双河流觞”为构思立意。主体造型采用欧洲巴洛克风格的造型,与周边人文环境取得协调统一。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白蛇的出生和修炼地在峨眉山白龙洞。青蛇本是男身,在黑龙潭修炼。因爱慕白娘子,欲强娶为妻,两人在牛心亭前恶战,青蛇不敌而降服,化作女身服侍左右。

峨眉山雷洞坪悬崖之上海拔2390米处,有一株树龄高达450多岁的杜鹃花,名叫“美容杜鹃”,是目前峨眉山最高龄的杜鹃。树高13米,胸径2.7米。

植物活化石之“中国鸽子树”:学名珙桐,是观赏价值较高的古老的森林树种,为峨眉山等处特产。在峨眉山九老洞至长寿坡千亩区域内成了建林树种,树高20多米。

峨眉山大蚯蚓:学名秉前环毛蚓,最大的体径可达2厘米,体长80-100厘米。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清音阁、白龙洞、万年寺、洪椿坪一带。

报国寺楹联:“一合相,两足尊”。上联:世界虽大仍由微尘聚合而成;下联:修行达到“智”、“慧”两足的程度,即可成佛至尊,阐述了佛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世界最大的坐佛】乐山大佛,是依崖开凿而成的弥勒坐像。滨临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面对峨眉三峰,背倚凌云九顶。佛像通高71米,开凿于公元713年。

【峨眉山名字的由来】最早的说法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指其山形如美女眉毛,故称“蛾眉山”。因是一座山的名字,后来就被人们习惯称为“峨眉山”。

上一条 下一条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