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主要野生动物简介

简介

秉前环毛蚓

即峨眉山大蚯蚓,以体大、粗状、特长着称。属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纲,巨蚓科,巨蚓亚科,环毛属。体型细长,呈圆柱形,前端略小,褐蓝色,背面较腹面的颜色深,整体外形象一光泽发亮的软管。一般体长30厘米,最长可达80厘米,体宽12厘米。全身由160个环节组成,肌肉发达,伸缩力大。每节生有较少短而坚硬的刚毛,具有行足的功能。头部和感觉器官已经退化,但头部有肉唇状的前叶,伸张时可摄食、钻土和兼有感触功能。身体后部多具有感光细胞,能分辨白昼和黑夜,便于夜间出动觅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生殖带环状,在第1416节。分布在海拔5001200米的龙门洞、万年寺、清音阁和洪椿坪一带。性喜在山地阴湿、疏松和腐殖质较多的酸性土壤表层中,过着穴居生活。故本地叫“透山龙”。夜间或暴雨后常爬出地面活动。清音阁、万年寺的游山道旁,常会发现它的行踪。

峨眉山蛭

俗名旱蚂蟥,属蛭纲,山蛭科,一种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模式标本产峨眉山,为山蛭属一新种。体呈半圆柱状,背面略隆起,腹面扁平。体长1.12.9厘米,体宽0.30.6厘米。体背黄褐色或淡褐色,腹面颜色较淡,均有大小不等和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背腹两侧的黑斑点前后密集连接成一条黑色纵纹。背正中两列感觉突的外侧,从前至后有一条淡黄色条纹,无斑点。全体分为2797环,由头部、生殖带前部、生殖带部、生殖带后部、肛部、后吸盘等六部分组成。夏末秋初,在石块下、草丛里或苔藓中产卵。卵茧椭圆形。每一卵茧能孵出幼蛭38条。幼蛭出茧后即能独立生活,吸血比成体更厉害。性喜温暖、潮湿、阴暗的环境。广泛分布于海拔12002200米的原始森林、灌木丛、冷竹林、草丛中。峨眉山蛭是一类有害于人类健康的体外寄生的环节动物,它叮咬人,吸食人血,并易使伤口感染细菌而引起溃烂等病症。每年68月危害最严重。

中华枯叶蛱蝶

峨眉山蝶类中最著名的一种,俗称枯叶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蛱蝶科,姿态奇丽。身长3厘米,双翅展开宽8厘米。每当飞舞时会露出翅膀的背面,大部为绒缎般的黑蓝色,闪亮出光泽,点缀有几点白色小斑,横在前翅的中部,有一金黄色的曲边宽斜带纹线,如象佩上一条绶带,前后翅的外缘,均镶有深褐色的波状花边。如停息在树枝或草叶上时,两翅收合竖立,隐藏着身躯,展示出翅膀的腹面,全身呈古铜色,色泽和形态均酷似一片枯叶。这种“拟态”,使天敌一时真伪难辨,分不清究竟是蝴蝶还是枯叶,从而保护自己,故此在昆虫学上叫它“枯叶蝶”。从暮春到初秋,在伏虎寺红株山地带的花枝间、草丛中、曲径上,或是殿堂内,往往会看到枯叶蝶随风飘舞。

金凤蝶

峨眉蝶类中,以鳞翅目凤蝶科的凤蝶体态最华贵,并有“能飞的花朵”和“昆虫美术家”的雅称。传说是梁山泊与祝英台双双殉情后,他们所幻化的一对蝴蝶,即是这种珍稀的凤蝶。金凤蝶别名黄凤蝶,是一种大型蝶。双翅展开宽有89厘米。体翅金黄色,有光泽。翅外缘有黑色宽带,带中间有一列黄色新月斑,前翅基部1/3为黑色,散生黄色鳞片,后翅黑带中有蓝色鳞粉,形成绚丽缤纷的图案,尾端伸出两个小小的尾翅,如同燕尾。口器特化成“喙”,以吸吮花密和其它液体,不用时收卷成螺旋状。一年繁殖约两代,46月发生的为春型,个体较小,79月发生的为夏型,体型较大,雌蝶体翅的黄色比雄蝶的较淡,以蛹越冬,卵圆球形,淡黄色到紫黑色,散产在花、叶、芽上,每年一粒。在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等地,还可看到常与金凤蝶作伴飞舞的玉带凤蝶。体型较小,体翅黑色。雄蝶前翅外缘有79个小黄白斑,后翅中部有7个大黄白斑,反面沿外缘有黄白色新月斑,臀角一红色或橙色半圆斑。雌蝶颜色较淡,后翅正反面沿外缘均有红色新月斑,中部斑纹红色,臀角也有红色环状斑,显得格外高雅。

大鲵

属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一般体长6070厘米。背面棕褐色,带有无数大黑斑,腹面色泽较淡,周身皮肤润湿光滑。头宽而扁,口大而鼻孔和眼极小,无眼睑(眼皮)。身躯粗壮而扁平。尾长侧扁。四肢很短,前肢4指,后肢5趾,趾间有微蹼,犹如婴儿的手掌,叫声好似小儿啼叫,本地习称(小)“娃娃鱼”。生长缓慢,生活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龙门洞一带的峨眉河中。白天潜居于岩穴内,傍晚或夜间出洞漫游,捕食鱼、虾、蛇、蛙。每次产卵约300枚,卵带呈串珠状。目前大鲵存量稀少。

山溪鲵

别名羌活鱼、杉木鱼等,属有尾目,小鲵科。是峨眉山颇带神秘色彩的稀有两栖动物。属于比较原始的有尾类。本地尊称为“白龙”或“龙子”,仅生活在后山龙洞的涌泉和金顶的白龙池内,分类学上分别叫龙洞山溪鲵和山溪鲵。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和白龙洞附近的山溪中偶有发现,体长约13厘米,头部扁平似鳄鱼,身躯浑圆或略扁,皮肤光滑,四肢适中,指、趾末端角质鞘极强,几乎成爪状。尾长粗壮,向后逐渐侧扁。生活时体色变异极大,背面一般为棕黄色或黑灰色,沿背脊和两侧有不规则的深色麻斑,腹面颜色较浅,每年5月繁殖。这种“白龙”,古时人们多视作神异之物,民间传说更为神奇。

峨眉髭蟾

是峨眉山颇为奇特的珍稀蛙类,属无尾目,锄足蟾科,髭蟾属。因雄蛙的上唇缘,带有胡子般的锥状角质黑刺,故名有髭蟾,俗称“胡子蛙”,体长79厘米,体背面蓝棕色,略带紫色。体侧和背上常有许多不规则的深色斑点,腹面紫肉色,前肢长,后肢则较短。最为特殊的是,除“胡子”外,还有一双大眼球的色彩,眼球占1/3的上半部呈蓝绿色,下半部为深棕色。到春二三月繁殖季节,它的手臂长粗壮,“胡子”也长出来。过此繁殖季节,手臂变细,刺开始脱落。峨眉髭蟾的“胡子”有1016根,一般为12根,沿着上唇缘均匀地排列成一弧形。雌蛙只在唇缘的相应部位出现十多个米色斑点。民国时期经动物专家多年研究认定,“胡子蛙”是一新属新种的峨眉山特产,定名为“峨眉髭蟾”。峨眉髭蟾是髭蟾属的模式种。非繁殖季节极难见。白日多隐藏在山地的石下、腐烂植物堆中或土穴内,夜晚才出外活动,觅食,捕食昆虫、蜗牛等。分布区狭窄,生活在海拔7001800米的溪流附近,清音阁一带较易见到。繁殖期时,雌雄蛙钻到溪水的石块下去产卵。卵块呈圆圈状,每个卵块有卵200多粒,一月多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形体较大,最大全长在10厘米以上。特征是体尾交界处的背面,有一淡色的“丫”形斑。它们发育很缓慢,在水域中至少要越过两个冬天才能完成变态。

仙琴水蛙

峨眉仙琴蛙又名仙姑弹琴蛙,俗名弹琴蛙,属于无尾目,蛙科,水蛙属。体长约5厘米,头部扁平,躯体较为肥硕,皮肤光滑,背面以灰棕色为主,背侧褶极为清晰,背部后端有几粒较大的扁圆疣粒,指细长而略扁,后肢较肥硕。雄蛙的喉部两侧有一对声囊——共鸣器官,鸣叫时,声囊象汽球一样涨成圆鼓形,空气的振动引起共鸣,形成一个声谱,所以它的鸣声多变,婉啭动听。生长在海拔7001500米处的万年寺、黑水寺、洪椿坪和大坪等地溪边、池畔,夏季黄昏或静夜时,能欣赏到仙琴蛙的歌声。它的鸣声清脆悦耳,好似“135i……”,如同电子琴弹奏出“登、登、登”的乐声。万年寺毗庐殿旁白水池中的仙琴蛙,有许多哙炙人口的传奇故事。其一传说白水池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听蜀僧广浚弹琴处的遗址。当年,李白听蜀僧弹琴时,总有一位绿衣姑娘倚门谛听。绿衣姑娘是仙琴蛙的化身,她从中学得高僧弹琴的高手妙法,因而白水池内的仙琴蛙,鸣声如琴如瑟,给后世留下“仙姑弹琴”的之说。仙琴水蛙栖息于山地池塘、水沟或小溪岸边的草丛中。繁殖时,它们在近水池的泥埂边上,筑成浅的小泥窝,雌雄成对在水少的窝内产卵,通常有100枚左右。待大雨来临时,孵化出的小蝌蚪被雨水冲刷到临近的水池中,开始它们的水上生活。

峨眉树蛙

峨眉树蛙系无尾目,树蛙科的两栖小动物,学名峨眉树蛙,本地俗称“上树蛙”。生活在万年寺一带,出没于草丛、树上和竹上。雄蛙长约4厘米,雌蛙长可达6厘米。背面赭黄色或棕色,一般有4条黑色皱纹,腹部有34条横纹,腹部乳白色。背和腿部带有黑色斑点,指和趾末端,均长着一块具有吸盘作用的大圆肉垫,后趾间有微蹼,因而有攀缘树木的本领。峨眉树蛙生活独特,繁殖习性也与众不同。到34月繁殖季节,体大的雌蛙,选择树下近旁有水池或溪涧的地方,背负着矮小的雄蛙,从地面爬上树枝。选定好产卵点,然后分泌出许多胶质物,用两腿把胶质物拼命揉搓,扑打成泡沫状,将卵产进泡沫中,即成卵泡,再把卵泡裹在几片或一片宽大的树叶内,卵泡紧紧粘贴叶上,使卵在叶片内安全孵化。过1个月后,等到小蝌蚪孵出,泡沫遇雨水溶解,连同蝌蚪一起,一粒接一粒成串往下坠,一直坠落水中,从此小蝌蚪就开始了新的生活。

脆蛇蜥

原名金蛇,习称脆蛇。为爬行纲,有鳞目,蜥蜴亚目,蛇蜥科的爬行动物。外形似蛇,身长约18厘米,尾却长31厘米左右。它不象多数蜥蜴前后脚都发达,其四肢已完全退化,仅在体内遗留有肢带的痕迹。体则有纵向的细沟,自颈部延伸至肛侧。眼为吻长的1/3,有鳞片5枚,耳孔小至与鼻孔同等大小。背鳞1416行(颈部及躯干中段),腹鳞10行,光滑异常。雌性背上一般为棕色,头部色深,体尾两侧紫色,越向外侧色越浅,直达尾的末端。腹面色较浅,雄性与幼体或有黑斑点和蓝色横斑。脆蛇尾极容易断为数截,断后可以很快重新接起,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生活在低山区的草丛中,通常过着穴居生活,以蠕虫、蜗牛等为食。虽然没有四肢,象蛇那样滑行前进,却往往比蜥蜴行动更快、更灵活。春季繁殖。一次产卵5枚。

烙铁头

别名龟壳花蛇、笋壳斑、老鼠蛇等,系有鳞目和蛇亚目,蝰科和蝮亚科类。是一种具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嘴尖头宽呈三角形,形似烙铁而故名,全长70100厘米。雌性比雄性长,头顶具细鳞,眶上鳞之间一横排上有1416枚小鳞。体背部鳞片有1925。背面棕褐或灰褐色,背中央约有50个以上镶有浅黄边的紫棕色斑块,有的斑块前后连成波状纹,两侧有较小的紫棕色圆斑,眼后至口角后有一黑褐色的细纵纹,上缘红褐色,腹面黑褐色,每一腹鳞有24枚紫灰色斑块。它的头部两侧,眼睛与鼻孔之间,各有一个颊窝,是一种特殊的测温器官,对湿度极为敏感,能在近距离内感知摄氏千分之几度的变化,是峨眉山常见的数量多的毒蛇之一。通常栖居于海拔1400米以下的山地,在灌丛、竹林、溪边、住宅附近阴湿的环境中生活,多在夜间活动寻食,采取直线运动,偶而也在白天活动,在山溪里游行,有攻击性,人畜接近它时,容易被它突然咬伤,但并不主动袭击人。小雪至清明进入冬眠,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的场所。产卵一般513枚。

黑鹳

峨眉山极其珍稀的禽鸟,属鸟纲,鹳形目,鹳科,体形较大,与白鹳相似,全长约1米,翅长56厘米,头、颈和背均呈黑褐色,故名黑鹳。成鸟的头部和上体黑色,带紫红绿的金属光泽,翅上覆羽黑褐,具青铜色反光。上背、腰部和尾上覆羽黑褐,带金属紫色,羽缘却带绿辉。尾羽黑色,具紫铜色光泽。前胸暗褐,带金属青铜色辉亮,下胸至尾下覆羽则全为白色。嘴粗厚、侧扁、长而直,与长脚同为红色。脚趾间有蹼相连。为冬候鸟。黑鹳喜温暖的地区,冬季偶尔在低山地带发现它的踪迹。它休息时,一脚站立,栖止于高大的桢楠树干上,飞行时,颈和脚伸直成一条线,速度徐缓,显出轻快。黑鹳成年以后不会发声,只在饱食之后,上下嘴连续不断地进行敲击,发出“哒、哒”的声响。6月营巢,一窝产卵4枚,粉色。主食鱼、虾、蛇、蛙和水上昆虫。黑鹳体态优雅,性情温顺,容易驯养。

凤头鹃隼

系隼形目,鹰科的食肉性鸟类。生活在海拔8001000米的森林中,是一种形大有力的猛禽,四川省内仅一四川亚种,峨眉凤头鹃隼为模式种。鹃隼全长约40厘米,上体黑色,稍具光泽。胸为腹部白色沾棕,带有栗棕色横斑。飞羽黑色,羽基白色较宽,第三枚飞羽最长,两翅表面有栗色或白色斑块,翅下面为灰色,尾羽黑色。嘴部弯成钩形,上嘴两边均有角质的“齿突”,具有同目不同科的隼类特点,用这 “齿突”可以帮助它把猎获物的肉撕成碎片。脚灰蓝色,爪灰褐,也尖利有力,喜欢生活在林中有溪流穿过,或有林间空地的区域。有时成对活动在杉树顶端,大声喧闹。以昆虫为主食,也食鼠类和蛙类。

雀鹰

属隼形目的鹰科。四川省内仅有北方和南方二亚种,峨眉山雀鹰系北方亚种。隼形目中的鹰类,都是大而有力的猛禽,雀鹰为其中最小的一种,羽色比其它同类漂亮。别名鹞子、鹞鹰,全长3436厘米,翅长约25厘米。雄鸟的额、头顶、后头和后颈均呈暗灰色,各羽的羽缘黄棕色,后颈羽基白色,飞羽暗褐,尾羽灰褐而带有五条黑褐色横斑,下体白色或淡白色,喉部有黑色细纵纹、胸、胁、腹部具赤褐色和暗褐色横斑,尾下覆羽和尾羽先端白色,雌鸟体形较雄鸟大。雄雌鸟都具有隼形目鹰类的特点,黑嘴,上喙长下喙短,弯成弓形,尖锐钩曲。脚绿黄,具黑色的锐利钩爪,利于撕裂捕获物。它是一种旅鸟,又是冬候鸟。栖居在海拔5001000米的山边林间,夏季飞往较高的山地,冬季常见于山麓上空,单独生活。在空中,飞翔力强,身姿矫健,往往停浮空中,雄视地面。它的视觉很敏锐,一旦发现地面有猎获物,便疾速直下,利用尖锐的爪捕捉。通常在针叶树上营巢,离地面48米,有时利用乌鸦的废巢生活。

红腹角雉

属鸡形目,雉科,体形较大,羽色华丽,全长5259厘米。栖息于海拔16002000米的树林和灌丛间。雄鸟上体多呈暗红色,满杂以具黑缘的珠灰色眼状斑,羽基黑色,带有白沾黄的“V”形横斑和黑色羽干纹,下体栗红色,各羽带珠灰色圆斑,大而明显。头部黑色,头侧的肉角和眼周裸出部绿蓝色,喉部有一钻蓝色肉裙。多以蕨类的绿叶、各种植物的嫩枝和果实等为食。常单独或一雄一雌的活动,夜间栖居在乔木的横枝上,黎明时滑翔下地。它不善飞行,善奔走在密林或灌丛间,叫声“哇哇”,好似小孩的啼哭声,有“娃娃鸡”之称。本地叫黄连鸡。46月繁殖,发情时雄鸟面向雌鸟扑打着翅膀,炫耀喉下扩展的肉裙,伸出肉角。肉裙上的斑纹略呈“寿”字状,又有“寿鸡”之称,分布区域较广,但极其稀少,

峨眉白鹇

别称银鸡、银雉、白雉,属鸡形目雉科。有大诗人李白曾愿以“白壁”向胡公换取“白鹇”的故事被流传。栖居于九老洞至大乘寺海拔2000米左右山地的灌丛和密林间,白天多隐藏不见,夜晚栖息于树上,晨昏时才在茂密的林中活动,觅食嬉戏,举步时左顾右盼,姿态悠闲高雅。喜吃昆虫,也吃各种植物的果实、嫩叶和根茎。性格较机警,遇有敌情,疾速逃走,发出“咯、咯……”的叫声。不喜飞,通常是向山上奔走,到山顶,才展翅飞起。常为一雄多雌的结群生活,46月交配繁殖,产卵46枚,卵粒与苕籽相似。白鹇全长1米左右。雄鸟一身素雅,上体和两翅全为白色,密布整齐的“V”形黑纹。头部有一簇黑蓝色羽冠。下体黑褐色,尾羽长大近纯白,外侧尾羽带黑色波纹,眼的裸出部分和嘴爪呈鲜红色。它在林中漫步或疾走时,宛似仙姑拖着洁白的长纱衫,温柔美丽。雌鸟全身橄榄褐色,枕部长有一簇略带黑色的冠状羽毛,别有风韵。峨眉白鹇于1960年在峨眉山被首次发现,经确认是一新亚种,定名为“峨眉白鹇”,它的发现使我国白鹇的分布区向北延伸了几百公里。

白腹锦鸡

又名铜鸡、银鸡、笋鸡,我国特产鸟,属鸡形目,雉科。栖息在海拔2300米左右的大乘寺、白云亭一带箭竹林和灌木丛中,与金鸡(红腹锦鸡)齐名媲美。全长62114厘米,雄鸡的头顶、背和胸等均呈金绿色,头上有发状羽形成的赤红羽冠,后颈具蓝,黑白色羽毛镶边,如一领披肩。下背浅黄色,至腰部转为朱红,腹和两胁为白色。后部拖一条黑白纹相杂的长尾,光亮似锦,嘴蓝灰色,脚和趾青灰色,眼周裸出部淡灰蓝或蓝白色。全身红、绿、黑、白相映,光彩照人。雌鸟体形较大,但羽冠、披肩均不发达,尾羽较短,一身几乎全是棕褐色。夏季栖居于高山峭壁,冬季降至低山。平时单独或成对活动,到秋季常有2030只成群活动,叫声叽喳,十分活跃,善于奔驰,飞行能力不强。食植物的种子、果实和幼芽、嫩叶为主食,也吃甲虫、蜘蛛等,尤其爱吃竹笋,故又叫笋鸡。通常过着“一雄一雌制”生活,每年45月繁殖,营巢简陋,每窝产卵59枚。

点斑林鸽

点斑林鸽与岩鸽相同,在鸟类中属于鸽形目,鸠鸽科。两者外形相似,但岩鸽的腰羽呈白色,尾羽中段有一道宽阔的白色横斑,与点斑林鸽极易区别。生活在洗象池一带山岩密林中,一直被近人误作“岩鸽”而失去本名,实际上峨眉山并没有岩鸽。点斑林鸽体型较大,全长约35厘米,雄鸟从额至后颈呈淡灰色,后颈的羽形窄长,羽端较尖,基部黑色。上背和两肩褐红,下背至尾上覆羽为烬灰,尾羽黑色,腹和两胁褐红色,腹面的羽端有一对灰点。嘴黑色,脚黄褐至淡绿褐色,雌鸟的羽色同雄鸟相似。分布于洪椿坪扁担岩、九老洞、洗象池一带海拔16002000米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常成群活动,在植被上寻食,采食各种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也食昆虫。春季到山上,秋冬便下到平原,夏季繁殖,每年产卵一次。

短嘴金丝燕

又名岩燕子,属雨燕目,雨燕科。体形较小,外形与家燕相仿,但没有剪刀形的长尾。全长13厘米,呈流线型,新月型的双翼发育很好,展开时几乎与身体等长。上体及翅、尾表面黑褐,头顶的羽毛较暗,腰部灰褐色,杂有黑色条纹;下体淡褐色,胸部以后也带有黑色条纹。雄雌鸟的羽色相同,嘴短,黑色。夏季栖居于海拔15002800米的石灰岩溶洞中。据考在离九老洞后数十里的三霄洞内,经常群集有数千只的短嘴金丝燕与蹄蝠等小兽杂居。金丝燕由于腿短,双脚很弱,不在树上栖息,而利用尾作部分支柱,栖息在洞内的峭壁上。白天成群结伴在栖息地的上空飞行,捕食小型飞虫。鸣声似“嘀”,急促而单调。在岩壁上营巢,巢与众鸟迥然不同,是用自己的唾液,加上藓株粘合而成,干后变得和岩石一样坚硬。巢一般离地面45米,内壁呈杯状,外廓呈长圆状形。

白头鹎

属雀形目,鹎科,分布范围较广,在海拔5002200米的山区。雄雌白头鹎的羽色极相似,体形中等,全长18厘米。头部黑白相间,额和头顶黑色,头顶两侧和枕羽白色,两颊黑褐,耳羽大部黑褐,后部逐渐转为褐白,又名白头公、白头翁和白头公子。背部呈绿褐色,两翅和尾大多暗褐,胸部白色,具灰褐宽斑,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杂有黄绿色的纵纹。嘴黑,脚黑褐色。它是峨眉山常见的树栖鸟类,常三五成群活跃于茂密的树林和灌木丛中,飞行速度快,但多只作短距离的飞行。每年4月开始繁殖,在灌木或高大乔木的树技丛中筑巢。巢呈深杯形,用花梗、竹叶、草梗、蛛网等构成,内垫柔软的棕丝等物。卵呈粉红色,带有紫色斑点。食性颇杂,食植物果实,也食蜂、蝉和其它昆虫。

绿鹦嘴鹎

别名青菜婆、青拐子等,与白头鹎同科,也为我国特产鸟。体羽多呈绿色,嘴形短似鹦鹉,身长19厘米左右,5月繁殖。分布于海拔5001700米的山地,食性和价值与白头鹎相同。

灰胸薮鹛

系雀形目,科,画眉亚科的留鸟,羽色鲜丽,体长1520厘米。峨眉山的特有鸟类,为我国特产,仅见于四川少数地区。雄鸟头顶到枕部青灰色,前额与眉纹至颈侧均呈橘黄色,上体其余部分为橄榄黄色,翅上有赤红色翼斑。颊部和耳羽橄榄灰色,覆羽与背同色,飞羽黑色,边缘基部带赤红和黄绿色,尾羽尖端赤红。下体灰色,胸部中央橄榄黄,尾下覆羽黑色,羽缘黄色,羽端赤红。雌鸟略有不同,翼斑、尾端及尾下覆羽端部均为浅橙黄,性情活泼,栖息于海拔18002100米的九老洞至大乘寺一带的山地林中。常在密林灌丛中成群活动。繁殖期在5月末至9月初,营巢在树枝的分叉处或竹丛上。巢呈碗状,以枯枝败叶搭构而成。每窝产卵23枚,卵淡青绿色,上有赤褐色的小斑与条纹。食物杂性,既食膜翅目、鳞翅目昆虫,也食植物种子和果实等。

棕颈钩嘴鹛

为峨眉山7种地方模式种鸟类之一,属雀形目,科,画眉亚科的峨眉亚种。玲珑活泼,以“歌手”闻名。终年栖居于海拔5001900米之间山区的阔叶林、林缘灌丛或竹林中,有季节性垂直迁徒的习性,单个或结成小群生活,偶而也同雀鹛等其它小型鸟类混群活动。性活泼,喜在稠密的树丛或竹林间来回跳动,通常只作短距离飞行,从一灌丛突然疾速飞往附近另一灌丛,隐藏在密林丛中鸣叫。它的鸣声犹如口哨声,宏亮悦耳。这种鹛鸟还有“对歌”的习性,往往一鸟即鸣,另一鸟则在它处低声相和,两声呼应,高低不一,此起彼落,动听乐耳。棕颈钩嘴鹛体态幽雅,全长17厘米左右,嘴细长略弯,黑褐,末端黄色。体羽栗棕色,具有明显的白色眉纹,与头侧的黑色相映,尤为鲜明。颏、喉及胸白色,胸纹和其余下体橄榄褐色。雄雌鸟的羽色相似,均在灌丛中筑巢。食物有植物果实和鞘翅目、鳞翅目昆虫,以及蜈蚣、蜘蛛等。

画眉

系鸣禽类,属雀形目,科,画眉亚科,别名金画眉。它是山林中杰出的歌手,鸣声高昂多韵,悠扬婉啭,还能仿效其它飞禽的鸣声,有“鹛类之王”的称号。画眉翅短、嘴尖、尾长,羽毛象绒毛那样柔软,体形修长,全长2124厘米。上体为橄榄褐色,头和上背具有褐色羽纹,下体棕黄,腹部为灰白。眼周白色,向后延伸,超过耳羽,形似一道长眉,故称画眉。产于低海拔的山麓至1500米的中山地带。喜欢在灌丛、竹林、寺院庭园单独生活,有时也结成小群,或者同其它鹛类一起活动。受惊时疾速奔往灌木丛中、竹林深处,性格胆怯而活泼,特别喜欢鸣叫。画眉是营巢能手,阳春三月用树叶、竹叶、藤杆和干枝桠等,在地面草丛或竹林、小树上筑巢。巢呈杯状,巢内铺垫棕丝、细草等柔软枝叶。一般产卵4枚,纯浅蓝绿色。食物杂性,以金龟甲、步行甲等鞘翅目昆虫的成虫、幼虫为主食,也吃植物果实。

蓝喉太阳鸟

属雀形目,太阳鸟科,峨眉山区最小的珍鸟。外形象蜂鸟,身体仅大于拇指,长约6厘米,体态轻盈,羽色艳丽,纤小玲珑,活泼可爱。雄鸟的头顶和喉部呈亮紫蓝色,背和胸部暗红色,腰和腹部黄色,中央一对尾羽较长,大部亮紫蓝色,带金色光泽。雌鸟羽色大都为橄榄黄色。嘴与众鸟不同,细而长,并向下微曲,舌呈管状,专用来吸吮花蜜。二、三月间往往成群结伴穿行在桐花丛中,或低飞于白云之下,鸣出“窄、窄、窄”的悦耳声。我国有12种太阳鸟,峨眉山有两种,除蓝喉太阳鸟外,还有一种叫叉尾太阳鸟。叉尾太阳鸟长约10厘米,头部和尾部绿色,喉胸边缘深红色,中央尾羽的羽轴先端延长呈针状。由于它们多在桐花上吸蜜为食,头部的羽冠与凤凰相似,古代文人都视为珍鸟,美称“桐花凤”,或“五色桐花凤”。“桐花凤”栖息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区,多活跃于2400米的弓背山桐林中。56月繁殖,用植物纤维、草茎和苔藓等构成椭圆形巢,每窝产卵23枚,呈乳白色,略带淡紫褐斑点。

属雀形目,雀科,峨眉山的稀有禽鸟。在类中,蓝以它独特和几乎纯蓝的羽毛而闻名,体型好似山麻雀,全长912厘米,嘴黑色。雄鸟体羽大多呈蓝灰色,仅下腹、两胁及尾下覆羽为白色。两翅黑褐,外侧飞羽的外侧羽片也带蓝灰,尾羽黑色,中部二对尾羽的外侧羽片沾蓝。最外侧尾羽有一楔形白斑,雌鸟的羽色大多呈深棕以至橄槛褐色。以膜翅目蚂蚁、黑蚁和鞘翅目昆虫为食,或吃蔷薇科植物果实和杂草种子。

大蹄蝠

蝙蝠是哺乳纲和翼手目动物的统称。峨眉山主要有蝙蝠科的须鼠耳蝠、西南鼠耳蝠、东方蝙蝠、山蝠、亚洲宽耳蝠、白腹管鼻蝠等种,九老洞的蝙蝠为蹄蝠科的大蹄蝠。大蹄蝠为胎生善飞,体长8.6厘米,前臂长9厘米,体背深棕褐色。前肢除拇指外,其余4指均极细长,指间以及前肢与后肢之间,生有连成一片的薄而无毛的翼膜,靠翼膜飞行自如。白天用脚趾的弯爪,倒钩的岩石上休息,晚上出外活动。幼仔口衔母蝠乳头,悬挂在胸下,或伏抱于母蝠的背上,任凭母蝠疾速飞翔,也绝不会掉下。蹄蝠的眼睛早已退化,在飞翔中从鼻孔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即折回,回声由耳朵接收,大脑根据回声定位,极其准确而迅速辨明反射的大小、形态、质地和距离,即使在漆黑的夜晚也从不会撞上障碍物。喜食蚊、蠓、蚋等飞翔昆虫。

小熊猫

小熊猫,亦称小猫熊,美名“红色熊猫”,别名山车娃、山门蹲、金狗等。属食肉目,浣熊科。体态象家猫而略肥,头圆尾粗,四肢短壮,身长4045厘米,毛色上部棕红,下部黑褐。嘴的四周和耳边白色,脸部深红带有几点白斑。象熊科动物,每只脚上有5只脚趾,连走路时整个脚掌着地,可是它后面拖有一条极其漂亮的长尾,超过体长之半,长着蓬松的密毛,上有9个赤、黄、白三色相间的环纹,故又叫“九节狼”。 小熊猫喜温而又比较耐寒,生活在海拔17003000米的高山上,主要活动在千佛顶、万佛顶、弓背山一带的箭竹和苔藓林中。喜欢采食竹子的幼枝嫩叶和竹笋,也食野果、小鸟和鸟蛋。喜好洁净,吃食后便用前肢抹拭面部。晨昏时,出外四处寻找食物,到中午和夜间,就潜藏在枯树洞或岩洞中休憩、睡眠。身手异常敏捷,善于爬树,能爬到很高很细的枝头去休憩,或者躲避敌害。春季发情交配,以枯树洞或岩石洞为巢穴,孕期约4个月,于67月产仔,每胎23仔。寿命约为12年。冬季时,喜在高处向阳地方晒太阳。小熊猫从分类学上属于浣熊科,但浣熊科动物的故乡在远隔重洋的美洲,在亚洲只有小熊猫是浣熊科的代表。

大熊猫

大熊猫别名较多,又名白熊、花熊、竹熊、银狗、大浣熊、貔、貊、貘等。属食肉目,大熊猫科。性情温顺,憨态可掬,举止天真,人见人喜。体长1.5米左右,形态和行走似熊,头圆尾短,体态肥胖,前后肢几等长。毛丰粗厚,带有光泽,头、胸、腹和背部白色,眼圈、两耳、四肢和肩部黑褐色,黑白相映,秀美可爱,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峨眉山最名贵的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双水井~大乘寺~山顶一带的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针叶林中,生长着丰茂的箭竹等竹类,是大熊猫最喜爱的主食,尤其是竹笋,有时它也食其它一些植物。大熊猫通常过着孤独生活,繁殖能力低,发情期为每年的36月,分娩期多在910月,每胎产1仔。它的产量极为稀少,极难发现它的踪迹。

早在1943年和194812月均有发现, 20世纪70年代修建峨眉山后山公路时,在雷洞坪附近、海拔2355米的双水井又发现过一只大熊猫;80年代,在山麓的高桥乡张沟村(摄身岩下)和千佛岩下的龙池,以及张山等地,也曾发现过大熊猫痕迹。1992113日晨,在距峨眉山市区3公里、海拔约800米的山坡竹林中,绥山镇斗量村发现一只觅食的雌性大熊猫,身长1.3米,重约80公斤,确认为这是一峨眉山的大熊猫,后送往世界熊猫研究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

赤腹松鼠

为啮齿目,松鼠科中半树栖半地栖的代表类型。别名刁林子,因腹部栗红色,又叫红腹松鼠。体长2024厘米,体背呈橄榄浅棕黄色,中部较深,两侧略淡。眼眶四周为黄棕色,另背橄榄黑至深黑色,趾为黑色,尾端有不明显的黄黑相间的环状,毛淡棕黄色或黑棕黄色。胸颅部膨大而突出,眶间部宽,颧弓平直。生活在中山和高山地区,常见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初殿、华严顶一带,它从早到晚都喜动,特别是晨昏活动频繁,多时活跃在树上,跳跃能力极强。以各种植物的嫩叶,及松子、板栗、榛子等为食。小麦、玉米成熟时,则大量迁往作物地盗食,或串进农家、寺庙偷食,给山区农作物及果树等造成危害。它与隐伏花松鼠、长吻松鼠、岩松鼠等同类,均属山区的害兽。繁殖期为310月,每胎15仔,以23仔居多。

斑林狸

又名彪鼠、掏狗子、彪。是我国所产的食肉目,灵猫科中体型最小的种类。峨眉山所产的为指名亚种。体长37厘米,仅同黄鼬一般大。吻尖,耳短圆,头颈和身体细狭长,尾几与头躯等长。四肢短小,各具5趾,爪有半伸缩性,脚掌除脚垫部分裸露外,其余均被有短毛。头部多为浅棕褐带灰色,脸部、上下唇和喉呈乳黄色沾灰。背、腰和臀部为浅棕褐色,满布有圆形、方形等黑褐色块斑,略显出6道横带;腹部多为乳黄沾棕。尾有10道色环,黑褐色和浅棕褐色相间。夏毛短,绒较薄,毛色较深,呈棕黄色,背部缀有黑褐色斑点。

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可见此种小动物。斑林狸单独生活,有时三五成小群,行动敏捷,既善于在树上攀缘,又能在地上快速奔跑。嗅、视和听觉皆灵敏。性情机警、狡猾,而且十分凶猛,以其它小型动物为主食,有时也潜入寺院、农舍偷袭家禽,食量颇大。斑林狸的毛皮一般叫彪鼠皮或彪皮,较为名贵,尤以冬毛厚密、毛色鲜艳为质地量优良。分布狭窄、稀少。

香鼬

别称香鼠、香鼠子,小黄狼,属食肉目,鼬科。体型与黄鼬相似而略小。身体细长柔软,雄鼬体长3133厘米,雌鼬体长27厘米。背腹毛色不同,背部黄褐或浅棕黄,腹部毛色较浅,冬毛绒毛很厚。上下唇和喉部为白色,吻部和耳背为暗褐色。颊部、颈侧和体侧呈黄褐色。上体与下体的毛色有显明的分界线。四肢短,前后肢各具5趾。夏季毛色较深,背呈深棕褐色,至体侧转为黄褐并常有棕灰色调。多栖居于中、低山地带的丛林、乱石和岩穴中,一般单独活动,嗅、听和视觉都比较灵敏,胆大,不甚畏人。善于攀缘,可上树捕捉小鸟,也会潜入水中捕食蛙类,多以鼠类为食,也常潜入农家、寺院盗食家禽、稻米等。春季为繁殖期,春末夏初产仔,每胎产78仔。

鬣羚

这种东南亚特产的古老动物,因它的模式标本得自苏门答腊岛,故又名苏门羚。峨眉山苏门羚,属遇蹄目,牛科,四川亚种。外形好象野山羊,颈部有较长的鬃毛。雌雄皆具角,角短而尖。耳狭而长,又略似野驴,尾较短。体型较大,长11.5米,重可达150公斤。体背黑色,胸腹黑褐至棕褐色。鬃毛毛色随年龄有大的差异。幼体呈暗棕褐色,亚成体呈棕色,成体呈浅棕色,老年个体又转为灰白色。俗语:“西南四不象,似驴又象羊,牛马都不是,悬岩间游荡。”是对苏门羚的概括。苏门羚的栖息环境和生态条件不同于其它动物,善于攀登纵跃,多出没于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地带,在峭岩绝壁之间行动灵活,在乱石涧谷之间跳跃如飞。听觉也非常灵敏。栖息地常为山腰陡峭岩下、石岩谷坡和乱石涧谷,一般过着独栖生活,偶而三五成群在一起活动。冬季高山积雪后,则迁移到海拔较低之地,有“七上八下九归塘”的习性,即7月份往上爬,8月份向下移,9月份躲到塘附近,随后就准备过冬防寒。苏门羚性格急躁而顽强,遇到主要的天敌——豺或豹时,以尖锐的短角作为武器,猛勇博斗,直到奄奄一息。由于它奔跑迅速,善于攀登,天敌一般对这种种群影响不大。秋季繁殖,次年56月产仔,多为1仔,以岩同或垂岩为巢。

斑羚

属偶蹄目,牛科,峨眉斑羚系西南亚种。外形似家养山羊,也似小的鬣羚,鬣毛短。雌雄均具角,色黑,角短而直。尾较短,四肢短,蹄狭窄,一般体重30公斤左右,体长90150厘米。头部毛色多为黑褐带棕或暗灰棕,体背灰棕色,毛尖黑褐,有麻点。胸和上腹浅灰棕色,下腹白色。体毛毛色随季节变异较大,夏毛比冬毛色深。斑羚为中亚特产的高山动物,多以高、中山的山林为栖息地,栖息地比较固定。夏季隐身于岩洞或垂岩下,冬季下到森林,或在山岩晒太阳。白天在孤峰悬崖上,晨昏才下岩觅食,活动有一定规律。嗅觉、视觉和听觉都很灵敏,窜跃疾速,攀岩跳壁如履平地。食物有灌木、乔木的幼枝、嫩叶和青草。饱食后喜欢到山涧饮水,然后迅速返回崖壁和山洞躺立,一边反刍细嚼,一边休息。冬季繁殖,此时,雄羚们争夺雌羚十分激烈。

藏猴

峨眉山猴是游入喜爱的珍兽之一。种名藏猴或西藏猴,别名四川短尾猴、大青猴等,因生活在佛教名山,故又雅号“猴居士”、“猿居士”,俗呼“山儿”。在分类学上,为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动物。藏猴在十几种猕猴属动物中体重最大,这与它的叶食和地栖倾向有关。成年雄猴平均18.3公斤,最大21.5公斤;雌猴平均12.8公斤,最大15公斤。四肢等长,尾短于后脚,长约9厘米。耳较小,有颊囊,成年猴两颊和颏下有一圈须状髭毛。颜面初生时肉色,幼年时白色,成年时鲜红,尤以眼圈最红。头部毛色深棕,背毛棕褐色或黑褐色,腹毛淡黄色,雌猴的毛色浅于雄猴。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2080米的中山地区,南线从洪椿坪癞子坡以上,北线偶见于华严顶一带,直到洗象池之间。它们生活在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这一带修竹万千、流泉飞瀑、岩壑洞穴、气候相对温和,是猴群理想的栖息地。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种群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其活动范围已扩展到海拔7502400米的二道桥(万福桥)至雷洞草坪以上地区,有呈继续下移趋势。

峨眉山的群猴,各由一只年轻成年雄性统率,自成部落,各有疆域,但群猴之间也有广泛的活动领域重叠。藏猴群有一套完善的近亲交配避免机制,雄猴在进入交配系统前,要离开生养它的猴群,转入别的猴群,中老年猴在它们的儿女进入生育期之前,还要再转移。这样,猴王在位时间一般不超过45年。而雌猴的选择或拥戴,对猴王地位的确立和维持致关重要。藏猴以植物的叶、嫩枝、皮、花、果为主食,也吃各种无脊椎动物。80年代以来,许多游人以戏猴为乐趣,结果喂猴成风,致使野生猴产生了对人类食物的依赖。交配季节在911月,孕期半年,次年35月产仔,平均每21胎,每胎产1仔。最长寿命约30年。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