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大熊猫
简介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著名的,中国特产的动物,也是峨眉山最名贵的珍稀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熊猫别名较多,又名白熊、花熊、竹熊、银狗、大浣熊、貔、貊、貘等。属食肉目,大熊猫科,自成一科。它性情温顺,憨态可掬,举止天真,人见人喜。体长1.5米左右,形态和行走似熊,头圆尾短,体态肥胖,前后肢几等长。毛丰粗厚,带有光泽,头、胸、腹和背部白色,眼圈、两耳、四肢和肩部黑褐色,黑白相映,秀美可爱。
历史记载
典籍中早有记载,宋人罗愿的《尔雅翼》说,大熊猫“出蜀中,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峨眉山古称“貔貅”,据清代大学士胡世安《译峨籁》载:“貔貅,自木皮殿以上林间有之。形类犬,黄质白章,庞赘迟钝,见人不惊,群犬常侮之,声訇訇,似念‘陀佛’,……古老传名皮裘,纪游者易以貔貅。此兽却不猛”。木皮殿即今大乘寺,海拔2300米。
生活坏境
从大乘寺至山顶,在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针叶林中,生长着丰茂的箭竹等竹类,是大熊猫最喜爱的主食,尤其是竹笋,有时它也食其它一些植物。大熊猫通常过着孤独生活,繁殖能力低,发情期为每年的3—6月,分娩期多在9—10月,每胎产1仔。它的产量极为稀少,极难发现它的踪迹。
相关新闻
早在1943年,河北一家报纸有峨眉山大熊猫的报道。1948年12月18日,《东南日报》也报道,当年8月中旬,在峨眉山获一雄性幼仔大熊猫,重12公斤,训练4个月后准备展出,因故未成。据峨眉山市有关部门透露,70年代修建峨眉山后山公路时,有一位民工在雷洞坪附近、海拔2355米的双水井捕杀过一只大熊猫;80年代,在山麓的高桥乡张沟村(摄身岩下)和千佛岩下的龙池,以及张山等地,也有当地村民捕杀或发现过大熊猫。
1992年11月3日晨,在距峨眉山市区3公里、海拔约800米的山坡竹林中,绥山镇斗量村的村民吴桂元和吴绍斌父子发现一只觅食的大熊猫,身长1.3米,重约80公斤,由村民们护送至有关部门。市委、市政府对这一发现极为重视,组成保护小组,安排专人昼夜轮流守护和喂养。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这一峨眉山大熊猫为雌性,取名“秀秀”。11月24日,市政府隆重举行护送仪式,将“秀秀”送往世界熊猫研究中心卧龙自然保护区去饲养。峨眉山大熊猫的这次出现,成为远近的热门话题,省内外多家报刊大力报道,并引起国外新闻界和专家的关注。
还可以输入200字
发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