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仙峰寺

仙峰寺

  寺初创于元代至元十八年(1281),时为“慈延寺”或称“永延寺”。寺倚仙峰岩,门迎华严顶,海拔高度1750米。明代初年该寺建有专门存放明神宗御赐大藏经的藏经楼,万历四十年(1612)本炯禅师重建,名“仙峰禅林”或“天峰禅院”,明崇祯十六年(1643)毁于火,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玉升、泰安和尚再度重建。寺旁九莲池建于清末,民国十九年(1930)重修,四周石栏上有许多文字题刻。寺右前餐秀山房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建。
  寺后贝叶殿(舍利殿),殿内供奉民国七级“舍利铜塔”一座,通高3.5米,原塔通体贴金。1901、1904、1906年,上海龙华寺僧清福三次经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锡兰(斯里兰卡)取回佛骨舍利十五枚、贝叶经三卷、玉佛五尊。后以舍利三枚、贝叶经二卷留赠仙峰寺,寺僧海岸、海良特建造舍利殿存放,“经舍”在“文革”中被毁,现舍利殿重建于解放初期。2003年修建了山门(石牌坊),整修地坝,使旧貌焕然。
  过餐秀山房,沿小道经仙皇台一里地是九老洞,传为轩辕黄帝访天皇真人至此,见一老人问:仅翁一人么?老翁答:九老居此,故名“九老洞”。隋代的白师、唐代的胡份先后隐居洞中,颇传神奇,旅游者慕名而来。其洞结构奇妙,深邃莫测,目前洞中虽已有照明,恢复了财神殿,所及者以400米处(财神殿)为宜。洞中常有蝙蝠岩燕,结伴飞鸣,更显古洞幽深神奇。
  到龙桥沟经过的“仙圭石”摩崖石刻,也叫“天门石”。“仙圭石”由清代著名书法家赵熙所书。巨大的石壁上刻有“南无普贤王菩萨”六个行书大字,石如斧劈,屹立道旁,深锁山径,字径为全山题刻之最。山道两边可见世界稀有的孑遗植物“珙桐”硕大成林,春夏之交,花繁似锦。
  寺后仙峰岩,壁立千仞,倾危欲坠,面瞻华严、九岭,烟云缭绕,恰似翠玉屏风。寺前视野开阔,深卉长林,盛夏如秋,移步景殊,胜景若化城。此意景被清代文人潭钟岳誉称“九老仙府”,为“峨眉十景”之一。
  仙峰寺建筑布局坐西南朝东北,四合院布局,全寺依次由餐秀山房、财神殿、大雄宝殿、贝叶殿(舍利殿)组成,中轴线对称,除餐秀山房外,均为重檐,主殿为抬梁式梁架,其余为穿逗式,悬山和歇山式屋顶均有,原为木皮瓦面,后改为铁瓦和铝皮,素面台基,垂带式踏道多级,坐四级平台,前后高差约8米。

下一篇:圣水禅院 上一篇:中峰寺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