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洗象池

洗象池

  “钻天陡绝步迟迟,蹑顶凭陵洗象池”。洗象池高踞钻天坡之上,海拔高度2070米。古称“初欢喜”,或曰“错欢喜”(见宋范成大《峨眉山行纪》)。名称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曰历险至此,始得平地,意稍初适,故称初欢喜;但过此仍多险峻,又称错欢喜。二曰“初”和“错”是语音讹传之故。
  明代末年,该地有小亭一座,供游人登山小憩,后将亭改建为初喜庵,因庵旁有一小池(明月池),传为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时,在池中汲水洗象,故称洗象池。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弘川、行能和尚扩建为寺,称天花禅院。清乾隆年间月正和尚整修寺院和道路时,将池改修成六方,池旁供普贤,以应普贤菩萨在此洗象之说。咸丰、同治年间扩建为三重大殿,民国33年(1944)寺僧遍祥重建大雄宝殿。1953年进行了重点维修,1984~2003年新增明月楼和东楼、维修观音殿、新修围墙、前后山门、水池、月台,恢复了“象池夜月”夜景。
  抗战时期,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嘱赠该寺“提倡佛教,改善人心,精诚团结,实现和平”字句,寺僧遍能和尚将其刻印在多把木椅背上。明月池下摩崖上的“岩谷灵光”、“古洗象池”、“象池夜月”等明清题刻,均风化严重。
  寺前对应华严诸峰,雾霭苍茫,恰似海涛浮礁,每当云收雾敛,皓月当空,宛若 “一月映池池贮月,月明池静寄幽思”,景溶于诗。据传诗人李白:“我在巴东三峡时,西望明月忆峨眉……”的意境,即因而抒发。“象池夜月”景色被清代文人潭钟岳誉为“峨眉十景”之一。在明月池边可平视弓背山,俯视华严顶、遇仙寺。寺后的罗汉洞,传为罗汉游憩之所。上行过罗汉坡、大乘寺、化城寺(木皮殿)、连望坡、白云寺到雷洞坪,寺下钻天坡不远处是古莲花寺遗址。
  洗象池外野猴成群,不请自来,眼窥四方,常见无人之隙,便入室抢食,偷吃供品,这是洗象池猴子的“传统”,令寺僧无可奈何。寺周盛长杜鹃,种类繁多。特别是黄色杜鹃和珙桐(鸽子)花,每到春季,叶落花飘,似若“岩鸽齐飞”,景色迷人。
  洗象池建筑布局坐南朝北,殿宇三重,纵线对称,占地面积较小,前庭依次为前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后山门。木结构架,穿逗式梁架组成,单檐和重檐相结合,歇山式屋顶,原为木板树皮屋面,现改成铝铁皮,素面台基,坐三级平台,垂带式踏道多级。主体建筑为晚清遗物。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圣水禅院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