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日期 查询

洪椿坪

洪椿坪

  洪椿坪位于峨眉山皇帽峰下,海拔高度1120米。晋时为印度宝掌和尚结茅静修处,宋代建寺,称千佛庵。明初(1369)楚山和尚扩建为大寺,名千佛禅林或千佛禅院,崇祯四年(1631)德心、锐峰和尚重建。清雍正时峨云禅师再建,乾隆四十三年(1778)毁于火,四十七年至五十五年(1782~1790)逐年修复。因寺前原有千年洪椿三株,故称洪椿坪,现存两棵,门前一棵已成枯木桩头。清康熙皇帝玄烨曾赐匾联,匾曰:“忘尘虑”;联曰:“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清代高宗皇帝弘历也赠一联:“性海总涵功德水,福林长涌吉祥云。”观音殿门上横额“发弘四愿”四字为雍正元年春(1723)果亲王亲笔题。寺内珍藏有民国木刻千佛莲灯,通高2米,径1.2米,灯上七龙绕柱,镂雕精细,剔透玲珑,为全山珍贵佛教文物之一。
  寺前宝掌峰高立云表,寺后天池峰直摩霄汉。相传古寺缺水,德心禅师以一赐杖引来天池甘露,锡杖泉泉址乃存,泉水甘甜可口。后山的箐竹林为清代高僧绣头和尚结茅处。寺周古木扶疏,瑶草奇花,群峰环翠,云雾空蒙,似雨非雨,誉称“洪椿晓雨”,被清代文人谭钟岳誉为“峨眉十景”之一,是山中避暑胜地。民国二十八年(1939),时任国民革命政府主席林森在洪椿坪修养数月,同年6月在寺中举行了接受苏联驻华大使递交国书的仪式,8月邀请全山32位高僧大德在此举行了为时七天的“盂兰会”,以超渡抗日爱国阵亡与死难同胞,还为该寺留下“大雄宝殿”、“护国佑民”、等墨迹。现山门门额上的“洪椿坪”牌匾为林森亲笔,所寓处称为“林森园”,2003年进行了复原维修。
  上行经长坡、扁担岩、寿星桥、九十九道拐、茶棚子、癞子坡、陡石梯至仙峰寺。
  洪椿坪建筑布局坐西南朝东北,复合四合院布局、全寺由山门、前殿(观音殿)、正殿(大雄宝殿)、后殿(普贤殿)、“林森园”及厢房组成,山门在侧面,三殿中轴线对称,坐四级平台,前后高差4米。该寺三殿当心间均为抬梁式梁架,其余为穿逗式,重檐滴水,歇山和悬山屋顶相交,小青瓦屋面。

下一篇:遇仙寺 上一篇:纯阳殿

相关文章

我的评论

还可以输入200

  发  表  

 

关闭